活動現場。
5月7日,金域醫學聯合廣州金域公益基金會發起的“千縣千醫·風濕紅苗計劃”公益活動在貴州正式啟動。活動計劃五年內,在各地風濕免疫學科高水平醫院的指導下,為國內千家縣醫院培養千名基層風濕學科人才,助力縣級醫院綜合能力提升,加強縣域風濕免疫學科和人才建設。
據悉,該公益活動是我國第三方醫檢機構聯合三級醫院以培養學科人才助力縣級醫院學科建設的有力實踐。活動探索的學科人才培養模式,將有望形成可復制的城市大醫院與縣級醫院風濕專科對口支援的長效機制,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從而提升基層醫療機構診療水平。
風濕免疫病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繼心腦血管疾病、腫瘤之后威脅人類健康的第三大慢性病,包括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可累及多臟器、多系統。據統計,我國有約2億風濕免疫病患者,然而,風濕免疫專科醫生僅有1.2萬人。風濕專科醫療資源與患者診療需求極不匹配。在基層,這種差距更為明顯。基層風濕患者約有1.1億。而最新數據顯示,全國僅超700家二級醫院開設了獨立風濕免疫科,不足二級醫院總數的8%。與此同時,風濕免疫疾病診斷高度依賴實驗室檢測,但大部分縣域醫院檢驗科只能開展少數風濕免疫項目檢測。“缺醫生”“少科室”“難檢測”成了阻礙基層風濕學科發展的三座大山。
貴州省醫學會風濕病學會主任委員李龍教授指出,風濕免疫疾病患者治療過程中往往需要多次復診。一部分基層患者即便能在大醫院診斷,回到當地后也無法接受專業的長期治療與隨訪。還有相當數量的基層患者從未接受過正規專科診療。“加強基層風濕免疫專科醫生培養,提高風濕免疫疾病診療能力和規范化水平,是當前基層風濕免疫學科發展的當務之急。”
風濕紅苗計劃之所以率先在貴州啟動,是因為貴州風濕性免疫患者數量龐大,有600萬人之多,而從業醫生連100人都不到。風濕性免疫專科是貴州醫療短板中的短板。此前,在貴州衛健委的指導下,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便牽頭開展貴州省縣域醫療機構風濕免疫專業學科帶頭人培養項目,經過一年的運營,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活動現場,醫學專家做經驗分享。
貴州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曾家順介紹,借助金域醫學舉辦的風濕紅苗計劃,利用金域醫學的技術和服務網絡優勢,有助于建立風濕免疫專科醫生培訓體系,培養出更多對標三甲醫院的高質量、同素質的風濕免疫專科醫生,提升貴州基層對風濕免疫病的診療與檢測能力,提高患者在基層的首診率和確診率,助力實現“大病不出縣”,助推全省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千縣千醫·風濕紅苗計劃”將持續五年,從規范化培訓、標準課程學習、上級醫院進修帶教、疑難病例遠程會診、縣域風濕科定期幫扶、風濕免疫實驗室技術實操、基層風濕科和專病門診建設指導等方面開展培養工作,讓縣級醫院有能力為區域內風濕免疫常見病、多發病提供日常規范診療和疾病管理,帶動基層獨立風濕科室建設,輻射周邊區縣,整體提升縣域風濕診療水平。未來,該活動還會逐步覆蓋到河南、浙江、重慶等多個省份,惠及千名風濕科醫生。
此外,該公益活動還將面向縣醫院發起風濕免疫篩查項目免費捐贈行動,并邀請多位風濕免疫專科的專家赴基層進行義診、疾病科普等。(林捷|編輯:中國日報社貴州記者站 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