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中共中央、國務院近日印發《國家水網建設規劃綱要》。這份國家水網建設的重要指導性文件規劃期為2021年至2035年。
Chinese authorities have issued a guideline for shoring up the construction of a national water network amid the country's efforts to enhance the capability to safeguard water security. The overarching document, jointly released by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 guides the country's work in national water network construction throughout the 2021-2035 period.
【知識點】
國家水網是以自然河湖為基礎、引調排水工程為通道、調蓄工程為結點、智慧調控為手段,集水資源優化配置、流域防洪減災、水生態系統保護等功能于一體的綜合體系。目前,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范圍最廣、受益人口最多的水利基礎設施體系。但水資源時空分布極不均衡,一直是我國的基本水情。與構建現代化高質量基礎設施體系要求相比,水利工程體系還存在系統性不強、標準不夠高、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等問題。
規劃綱要提出,到2025年,建設一批國家水網骨干工程,國家骨干網建設加快推進,省市縣水網有序實施,著力補齊水資源配置、城鄉供水、防洪排澇、水生態保護、水網智能化等短板和薄弱環節,水旱災害防御能力、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能力、水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大江大河大湖生態保護治理能力進一步提高,水網工程智能化水平得到提升,國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明顯增強。
到2035年,基本形成國家水網總體格局,國家水網主骨架和大動脈逐步建成,省市縣水網基本完善,構建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相適應的國家水安全保障體系。水資源節約集約高效利用水平全面提高,城鄉供水安全保障水平和抗旱應急能力明顯提升;江河湖泊流域防洪減災體系基本完善,防洪安全保障水平顯著提高,洪澇風險防控和應對能力明顯增強;水生態空間有效保護,水土流失有效治理,河湖生態水量有效保障,美麗健康水生態系統基本形成;國家水網工程良性運行管護機制健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調度運用基本實現。
【重要講話】
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治理,推動重要江河湖庫生態保護治理,基本消除城市黑臭水體。
We will make concerted efforts to improve aquatic environments, water resources, and aquatic ecosystems, strengthen ecological conservation of major rivers, lakes, and reservoirs, and generally eliminate black, malodorous water bodies in cities.
——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相關詞匯】
水資源優化配置
optimized alloc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國家水網骨干工程
key projects of national water network
南水北調工程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Project
中國日報網英語點津工作室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