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6月2日電(記者 馬思)“高性能計算平臺在助力學校學科發展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南京大學高性能計算中心副主任周慶林近日表示,高性能計算平臺為提高學校教學科研水平、開展高水平的科學研究和培養創新型的人才提供了重要支撐,讓學校的科研駛上了快車道,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科研創新基座。
近日由聯想、南京大學與CIO時代聯合主辦的聯想“高校算力之美——走進南京大學高性能計算中心”擎智媒體沙龍活動在南京大學圓滿落幕。
當下,高性能計算、理論、實驗成為當今高校開展科學研究的三大支柱,尤其是高性能計算,已經成為衡量一所學校科研實力的最重要指標,在高校學術研究和創新科研人才培養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科研式教學模式的驅動下,創建一個高效可靠的高性能計算平臺,成為高校信息化發展的重中之重。
“聯想致力于以高性能算力助推高校教學與科研進步。除了南京大學,聯想還攜手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數十所高校打造了高性能計算平臺,正在持續助力中國高校高質量發展。” 聯想高性能計算和人工智能主任技術顧問郝常杰介紹說,聯想不僅是全球份額第一的高性能計算供應商,更是堅持自主可控產品戰略的代表。在建造高性能計算系統的時候,聯想一直秉承開放融合的態度,不僅支持傳統的X86架構,還完成了對飛騰、海光等國產生態的支持。聯想目前已經具備了支持兩條高性能計算產品線和解決方案的能力。
聯想在高性能計算領域有超過20年的研發歷史,扎實的技術積累打造了獨有的領先優勢。聯想以高性能存儲、溫水水冷技術和LiCO資源調度模塊“三板斧”,正在為高校科研、制造、氣象海洋、生命科學等多個領域提供領先成熟的高性能計算解決方案,助力行業變革。
據介紹,在上海交通大學,聯想采用溫水水冷技術,打造了“思源一號”綠色水冷高性能計算機群。“思源一號”總計算力為6000萬億次/秒(雙精度),在中國高校高性能計算排名第一,算力超過哈佛、劍橋等國際名校。“思源一號”具備高效計算、綠色節能、能源循環利用三大技術特色,PUE可低至1.1左右,可實現42%的節能減排,為上海交通大學高精尖科研創新提供了優質的高性能計算服務。自2013年以來,“思源一號”累計服務一級學科30多個,支撐用戶發表高水平論文600多篇(其中CNS及其子刊47篇),為10多個學科提供了學科融合的計算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