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江西現代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余德民心情舒暢——在經歷了為期6個月的就業見習之后,他與中交長大橋隧技術有限公司簽約,成為該公司正式員工。
“這半年收獲非常大!經過核心課程學習、一對一師徒帶教等多個環節,我通過了各項考核,順利入職。”余德民說。
這個意氣風發的小伙子,見習初期還是一副青澀模樣。“剛開始跟在師傅后面,不敢說話,也不敢上手操作,生怕把機器弄壞了。帶教師傅不僅手把手教操作,還會提醒我注意細節,這些都是在書本中學不到的。”余德民感慨道。
“就業見習讓我擁有了一段從校園到職場的過渡期。”6月份剛畢業的陳宇翔,目前是江西聯創電子有限公司的一名見習生。“就業見習讓我不僅對公司的規章制度和運行模式有了更深了解,也讓我越來越了解自己所長,有了更清晰的職業規劃。”他說,每月的見習補貼,也為自己減輕了經濟負擔。
先有工作還是先有工作經驗,這是高校畢業生普遍面臨的“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為進一步幫助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提升就業能力,近年來,我省大力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工作,幫助高校畢業生積累工作經驗、鍛煉實踐能力,實現及早就業。
據悉,今年全省計劃開發3.6萬個見習崗位。截至5月底,已開發崗位1.98萬個,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55%,累計撥付見習補貼資金2281.9萬元。
對高校畢業生和失業青年而言,享受就業見習政策,一方面得到了實踐鍛煉的機會,另一方面減輕了未就業階段的經濟壓力;對企業而言,用好就業見習政策,能儲備所需人才,同時節約一定的用人成本。
今年4月,中交長大橋隧技術有限公司等20家單位被評為首屆江西省就業見習標桿單位。“‘理論學習+實崗培養’模式,能讓見習生更快實現從學生到職場人的轉變,也能讓企業發現并儲備更多優秀人才。”中交長大橋隧技術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韓波說,“今年我們提供了50余個見習崗位,希望能為穩就業、保就業貢獻力量。”
聚焦青年求職需求,廣泛開發見習崗位,多渠道搭建對接平臺,不僅是穩就業的應時之需,也是提升勞動者素質、優化就業結構的長效之舉。省就業創業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評選見習單位上,我省堅持優中選優,“我們本著對見習生負責的態度,嚴格審核見習單位。是否經過正規流程注冊且正常運營、是否擁有完善的見習管理制度等,都是需要考慮到的。”該負責人說。同時,我省結合公共就業服務進校園和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服務攻堅行動等活動,圍繞江西“2+6+N”產業和地方特色產業,組織優質企業開發了一系列高質量、多專業的就業見習崗位。此外,提高管理、技術、科研類崗位比重,滿足畢業生個性化、多元化的就業見習需求。
擴見習、促就業,做好后續跟蹤幫扶同樣重要。據了解,今年,我省加大就業見習補貼力度,對當年見習期滿留用率達到50%以上和被評選為江西省就業見習標桿的見習單位,補貼標準提高到最低工資標準的100%。此外,對見習后未留用人員,有就業意愿的持續提供崗位信息、職業指導,有創業需求的積極提供項目開發、融資支持、跟蹤扶持等服務,有技能提升需求的則有針對性地推薦職業培訓項目。
“政府提供制度保障,企業提供見習平臺,青年積極參與,實現了三方共贏。”省就業創業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將進一步做好就業見習工作,不斷完善相關政策,幫助更多高校畢業生和失業青年早就業、就好業。(全媒體記者 侯藝松)
(侯藝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