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湖南圍繞“低碳、循環、發展”主題,全面推進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涌現了一大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成果,為推動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建設中國式現代化新湖南貢獻力量。7月28日-30日,第四屆湖南國際綠色發展博覽會(以下簡稱“綠博會”)將在長沙舉行,從7月24日起,中央、省、市多家媒體記者走進湖南多家園區和企業,開啟為期三天的集中采訪,探尋湖南綠色節能“先行者”擘畫湖南高質量發展的“密鑰”。
華聲在線記者 曾映雪 長沙報道
近年來,我省循環經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涌現出一批循環經濟發展典型模式和循環經濟產業園,有效推進了減量化、資源化和再利用。7月26日,采訪團來到汨羅高新區循環經濟產業園和湖南東尤水汽能節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尤水汽能”),感受循環經濟“綠色”發展魅力。
汨羅高新區:“拾荒者”成為再生資源開拓者
新基源公司從各地回收的生活廢品。
走進位于汨羅高新區的湖南省新基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基源公司”),一堆整齊碼放的廢品進入眼簾,它們即將被分揀、清洗、造粒、制品,最終合成再生塑料,銷往各大汽車、家具等制造企業。
新基源公司廢品加工廠。
新基源公司作為中南地區最大的再生塑料回收加工造粒企業,通過回收廢舊塑料,加工成再生塑料,目前年產值已達10萬噸,而這還只是汨羅高新區龐大的循環經濟體系中的一環。
汨羅的循環產業始于“拾荒”,曾是廢品收購產業的聚集地,超3.5萬人以此為生,但由于缺乏管理,汨羅成了“小散亂廢”的代言詞。
2001年,汨羅在新市鎮建立再生資源交易市場,對附近回收站點和馬路市場劃行歸市、分類設區,結束廢品收購行業“有市無場”局面。2003年,正式建立再生資源產業園,將過去的個體戶進行專業化、集群化、規模化管理。
經過20年的發展,園區已形成了有色金屬深加工、高分子材料、電子信息三條產業鏈,并依托汨羅再生資源回收網絡遍布全國、年回收量超過300萬噸等“城市礦產”優勢,實現再生銅、再生鋁、不銹鋼、再生塑料年均產量超200萬噸。
目前,整個園區的再生資源循環利用率超90%,生活垃圾和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95%以上,并于2020年成功獲批國家綠色產業示范基地。“現在我們正在延展有色金屬核心產業鏈,構建‘資源-產品-再生資源’循環經濟閉環,爭取讓更多產品附加值留在汨羅。”汨羅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馮永剛說道。
東尤水汽能:“水汽能”開啟清潔能源新時代
在國家大力推行綠色低碳的背景下,供暖企業開始尋找能夠替代高碳排放、高污染的化石能源的清潔能源。
東尤水汽能研制的水汽能提純平臺。
東尤水汽能經過近十年的研發試驗,率先提出并定義了一種新能源——“水汽能”,并成功研發出水汽能熱泵清潔能源裝備,可用于夏天制冷、冬天制熱、全年供熱水,且不需要使用化石燃料,從而實現“節能減排、清潔供暖”的目標。
“水汽能熱泵清潔能源裝備主要依靠空氣中的水蒸氣,更適用于長江中下游地區,尤其是夏熱冬冷、冬季低溫高濕的環境”,東尤首席技術官成劍林博士介紹,相比傳統的燃氣型中央空調,一套水汽能熱泵裝備系統可以覆蓋1-10萬平方米的建筑,節能率達30%以上,使用年限長達20年,具有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目前,水汽能熱泵裝備系統已成功運用省內多個小區和企業,部分被納入國家重點研究計劃項目“長江流域建筑供暖空調解決方案和相應系統”的“綠色建筑及建筑工業化重點專項科技示范工程”。
下一步,東尤水汽能將把水汽能熱泵清潔能源裝備覆蓋范圍從單個建筑擴展到整個地區,通過建立能源站,從而降低整個地區的能源消耗。目前,珠海橫琴能源站已正式投產。
(曾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