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貼片、回流、檢測……經過多道工序,一塊塊電路板源源不斷下線。8月28日,記者走進位于長沙經開區的中電凱杰科技有限公司SMT(表面貼裝技術)車間,只見5條生產線僅寥寥幾人照看,生產運轉卻井然有序。在車間大屏幕上,生產進度、小時產出、不良原因等信息實時更新、一目了然。
依托中電工業互聯網有限公司(簡稱中電互聯)自主研發的中電云網工業互聯網平臺,一批像中電凱杰這樣的制造企業,實現數字化改造升級,由傳統工廠轉型為智能工廠。
低成本技術改造,助力中小企業轉型
中電互聯公司依托中電云網平臺,面向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提供基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解決方案。2022年,中電云網平臺獲批成為我省首個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
工業互聯網賦能,讓工廠更智慧,讓產品變得更智能。
在中電凱杰公司物料倉庫內,一塊電子大屏幕實時記錄著生產訂單的配送信息、入庫信息以及來料提示等。記者看到,一名倉管員將任務單輸入電腦后,貨架上相應貨物的存儲位置就會亮燈,倉管員取好材料、掃描確認,很快便找齊所需用料。
中電凱杰常務副總經理張立介紹,在智能貨架上,工作人員只要掃碼,就能看到產品的生產時間、客戶供應時間等信息,從而減少庫內出錯率、動態調節庫存、實現物料追溯,提升了工作效率。
作為中電互聯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成效落地的重要載體,中電凱杰試點應用并推廣集MES生產制造、WMS智能倉儲和質量管理APP于一體的信息管理系統,又幫助更多中小企業建立最精準高效的生產數據采集系統,以低成本實現數字化水平提升。
長沙盛源電子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公司從材料采購、入庫到產品生產、測試、發貨,已實現全流程可追溯,縮短制造周期及產品交貨期時間30%,有效降低綜合成本。
目前,中電互聯面向電子信息、能源化工、國防科工、工程機械等17個行業,提供60余項高效解決方案,賦能600余家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創新供應鏈金融模式,解決中小企業痛點
針對中小企業缺乏資金、客源、信息化人才隊伍等數字化轉型難點,中電互聯推出行業云平臺,為中小企業疏通最緊缺的融資、市場、人才等資源。
今年3月,中電電子制造創新公共服務平臺在長沙上線。這個面向全省電子信息制造行業的服務平臺,為中小企業提供定制、研發中小批量線路板及柔性制造解決方案的高效通道。
“平臺面向電子信息產業鏈上下游所有企業,不僅是進行技術改造,更是從市場訂單、金融支持等多個維度,幫助中小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張立說。
缺市場,便從市場端入手。中電電子制造創新公共服務平臺聚焦制造協同、產能共享,打造下游企業集中接單平臺,為中小企業導入訂單資源的同時,引導企業根據市場需求優化產能。目前,平臺已導入600余家上下游企業,完成交易超3000次。
對中小規模的制造業企業來說,資金周轉不充裕,也是“老大難”問題。有時候訂單來了,卻需要抵押設備甚至廠房才能申請到貸款。
記者發現,通過中電電子制造創新公共服務平臺,銀行可以查詢到企業的訂單數據,一旦確保訂單真實可靠,就能提高銀行認證放款和企業融資的效率。
創新供應鏈金融模式,成功賦能電子信息制造行業,中電互聯加快與省內工程機械、軌道交通裝備等產業鏈龍頭企業合作,著力打通各行業交易場景數據,助力金融機構和龍頭企業開展精準金融服務,賦能廣大中小企業發展。
(鄭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