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9月14日長沙訊 9月13日,長沙縣、長沙經開區“三個高地”建設集中采訪暨山河智能國際批量發貨儀式在山河工業城舉行。長沙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趙文驕出席并宣布發車,山河智能總經理夏志宏致辭。
上午9時許,上百臺總價值近1億元人民幣的山河智能自主研制設備,涵蓋樁工機械、土方機械、鑿巖設備、高空機械等多個門類,從山河工業城南門浩浩蕩蕩發往歐洲、澳大利亞、非洲、印尼等多個國家與地區。
隨后,在山河智能車間里,長沙縣、長沙經開區“三個高地”建設集中采訪活動正式開啟。活動現場,山河智能展播了三年來企業發展成果視頻,與國際客戶代表進行了兩場簽約。長沙縣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了一縣三區“三個高地”建設情況。
“近三年來,山河智能累計申請專利700多件,發明專利200余件,僅2023年上半年就申請專利92件。”“2021年我們的出口銷售同比增長達到100%,2022年同比增長70%,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長約60%,產品尤其深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認可。”“三年來,緊盯先進制造業這個主攻方向,圍繞‘3+3+N’產業體系,長沙縣、長沙經開區持續鞏固提升優勢產業,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正集中力量打造工程機械、汽車及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術、臨空制造、生物技術和生命健康、高端現代服務業六大千億級產業。”“截至2023年9月,長沙經開區擁有商事主體近2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29家,高新技術企業678家,世界500強投資企業40余家,人才總量達20萬人。連續四年獲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五星評價。”
錨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縣區推動科技創新工作走在前、作示范,全力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集聚區。目前,長沙經開區已打造了100余個模塊化、標準化、可復制、易推廣的優秀場景,智能化轉型試點企業產值貢獻占全區規模以上企業的比重已超過85%。同時,擁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領域示范企業國家級41個、省級297個,數量均居全省前列;成功獲評工信部首批工業互聯網賦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基地。
聚焦打造全球高端裝備制造業基地的使命,長沙經開區區塊梳理制度創新事項60余項,16項制度創新經驗案例(全國首創7項)先后入選湖南自貿試驗區第一二批制度創新成果。7項改革試點經驗和改革創新典型案例被湖南省政府發文復制推廣,制度創新成果數量和質量位居湖南自貿試驗區各區塊單位首位。尤其是以市場化模式推進制造業智能化轉型新模式”成為自由貿易試驗區第七批改革試點經驗之一,被國務院發文要求全國復制推廣,星沙模式晉升為國家模式。
上午長沙經開區專場采訪結束后,媒體采訪團又馬不停蹄奔赴長沙縣綜保保稅研發平臺、 長沙博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亞展國際會展(湖南)有限公司等機構企業進行了采訪,用心用情記錄“高地故事”。(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馮志偉 朱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