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人黎先生在長沙市天心區務工,近日,他前往天心區政務服務中心申請辦理株洲失業保險個人繳費證明,該事項通過系統在網上流轉到株洲市民中心“跨省(域)通辦”專窗,工作人員利用長株潭“跨域通辦”系統1個小時就辦結了。免去了兩頭跑,黎先生對“跨域通辦”專窗連連稱贊。
事實上,這只是天心區以“一扇窗,辦三地事,暖融城心”的縮影。
2021年,天心區率先全市啟動政務服務“跨域通辦”,攜手株洲石峰、湘潭岳塘簽訂合作協議,建立政務服務“跨域通辦”工作機制。近期,第六批長株潭政務服務“跨域通辦”事項清單即將出爐,屆時,六批長株潭政務服務“跨域通辦”事項清單共計170項,可實現三地辦事“零距離”。
在天心辦事,不僅“跨域通”,還能“跨省通”。今年8月,天心“朋友圈”再擴容。該區與山東省樂陵市簽訂“跨省通辦”合作協議,成為繼與上海市寶山區、廣州市從化區等開展“跨省通辦”后,拓展政務服務跨省合作的又一例。
“跨域通辦”跑出融城“幸福圈”
審視長株潭地圖,不難發現,天心區擁有無可比擬的融城優勢——位于“品”字格局核心,承載著全面建設長株潭都市圈引領區的使命,是長沙發展的新動能。
以長株潭一體化推進,為強省會注入動能,天心區一直在行動:“半小時交通圈”的形成,縮短了長株潭三地的時空距離;產業鏈的“組團打拼”,催化了三市協同發展的“化學反應”;而一體化的政務服務,則是打破區域“壁壘”,完善融城“幸福圈”的關鍵一環。
居住在長沙的宋女士,原計劃回戶籍所在地湘潭辦理教師資格認證,通過“長株潭都市圈通辦”網上服務專區,免去了來回跑的煩惱;湘潭市民王女士在長株潭“跨域通辦”專窗,為孩子異地辦理了身份證更換;計劃回老家創業的少數民族大學生楊春玄,通過天心區政務中心市場準入綜合窗口,上午提交辦證材料,下午就拿到了營業執照……
《長株潭一體化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推動更多高頻事項“一網通辦”“一件事一次辦”,實現100項以上政務服務事項“跨市通辦”、200種以上電子證照(證明)互通互認,讓三地群眾盡享辦事便利。
作為融城核心,天心走在前、作示范。近年來,天心區持續提升為民辦事便捷度,強化幫辦隊伍,“跨域通辦”實現“好辦”“易辦”“快辦”。按照“高頻優先、應上盡上”“線上優先、線下補充”“實現一批、公布一批”原則,先后公布就業登記、有限(責任)公司設立等涉及人社、醫保、衛健、民政、公安、司法等領域的170項事項跨域辦,其中131項“全程網辦”、21項“異地代收代辦”、11項“異地直辦”、7項“多地聯辦”。目前線上、線下辦件量已突破3萬件。
政務“小窗口”激活營商“大磁場”
營商環境是發展經濟的“先手棋”,一流的政務環境是良好營商環境的關鍵。
“要堅持弘揚‘搶、拼、敢、干’精神,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努力讓經營主體和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天心區委書記吳新偉指出,天心區作為全省營商環境“首善之區”,要守好政務服務這塊營商“主陣地”,以政務服務“小窗口”激活營商環境“大磁場”。
今年5月,湖南省地質勘探院有限公司從永州市遷入天心區。為幫助企業快速落地、保證業務不受影響,天心區行政審批服務局在遷入業務辦理過程中開通“綠色通道”,加快審批流程,在一天時間內完成遷入變更登記,幫助企業順利領到了電子營業執照。
近年來,天心區致力于以一流政務環境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助推長株潭融合發展。天心經開區結合長沙市“無證明城市”和“城市超腦”的打造,率先全省開展“無證明園區”數據應用與場景開發,高效貼心服務讓企業群眾連連稱贊;天心區行政審批服務局設立“數字賦能升級智慧政務”項目,以政務服務“一張網”構建縱向貫通、橫向聯動的“互聯網+政務服務”體系,以數字化手段為企業群眾提供全程在線服務。
目前,天心區政務服務大廳企業業務依申請類事項網上可辦率達100%,三級以上辦理深度比率97.7%,承諾時限減少一半以上。在窗口辦事,工作人員可通過“無證明城市”升級服務平臺調取相關電子證照,不再要求企業群眾提供身份證、戶口簿等41類實體證照。今年3月,天心區“放管服”改革“揭榜競優”項目榮獲全省“十大改革品牌”。
“深化改革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天心區委副書記、區長周志軍指出,接下來,天心區將繼續緊盯“跨”這個關鍵,突破“域”這個壁壘,化解“通”這個難點,落實“辦”這個主題,以更大“朋友圈”、更優“生態圈”、更強“服務圈”匯聚融城發展向心力。
(袁雨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