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10月25日電 在貴州省羅甸縣沫陽村,由貴州羅甸兆豐農業科技推廣有限公司打造的1100畝標準化火龍果園目前已經進入盛產期,果農們正忙著采摘新鮮果子來供應市場需求。
近兩年,果園畝產火龍果3000斤,預計今年產量1600噸,產值1280萬元。碩果豐收的背后,既得益于優質的地理條件,更離不開堅持著獨特的“生態循環式”培育系統。
據該公司董事長李才華介紹,2016年火龍果基地開始推廣軟枝大紅、金都等自花授粉優良新品種,以降低人工授粉比例,減少生產成本;同時大力推廣排式栽培和水肥一體化精控施肥等管護技術,以管道滴灌方式為火龍果浸潤生長根系,利用無人機噴淋禽糞沼液和酵素液等主體肥料,以種植箭舌豌豆等綠肥培肥壓草,并在果園套種自主研發的藤蔓大豆等方式實現免耕栽培、病蟲害綠色防控,持續降低復合肥使用和生產成本,提升火龍果產量、品質和效益。(高質量發展調研行貴州報道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