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宿州11月7日消息(記者徐秋韻 通訊員張士翔)近日,宿州埇橋區夾溝鎮鎮頭村田野里的稻谷一片金黃,在秋風的吹拂下,仿佛一片無垠的金色海洋。走在田邊,陣陣稻香撲面而來。
鎮頭村三面環山,較宿州其他地區,夏天氣溫低,冬天氣溫高,再加上地勢低洼容易存水,氣候條件和地理位置非常適合種水稻。鎮頭村是夾溝香稻米的原產地,在當地有著“一家煮飯十家香,十家煮飯香滿莊”的說法。在稻田里不時彎腰撿拾稻穗的村民也告訴記者,稻米在收割時便有淡淡清香,等到煮飯的時候更香,這是夾溝香稻米的特色。
水稻收割豐收忙(央廣網發 宿州埇橋區委宣傳部供圖)
不遠處,收割機轟鳴而過,經過兩三圈的收割,機器進行脫粒、秸稈粉碎后,金黃色的稻粒不斷從機艙中傾瀉而出,顆粒飽滿、香氣撲鼻。村級水稻示范田管理負責人孔衛東指揮著幾輛三輪農用車排隊裝貨,看著裝滿稻米的車輛滿載而歸,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這200畝水稻是我們村集體種植的,今天開鐮,預計三四天能收完?!笨仔l東介紹,這里的香稻米都是經過山泉水灌溉的,礦物質含量豐富,米質好,口感軟糯,香甜可口。
知道這塊地今天開鐮,夾溝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也特意前來察看稻米成色以及產量情況。談話間,在收割機的轟鳴中,一片水稻地只剩下了光禿禿的稻茬。
“今年夾溝鎮全鎮種植水稻面積3000余畝,當前陸續進入收獲期,得益于前期科學的田間管理以及良好的氣候條件,從現在收獲情況看,顆粒飽滿,幾乎沒有病蟲?,F象,畝產水稻約為550公斤,比往年每畝能多收百斤左右,今年又是豐收年。”夾溝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農藝師李科表示,夾溝鎮將不斷優化水稻種植品種和技術,抓實抓細水稻機收減損工作,確保糧食顆粒歸倉。
(徐秋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