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經濟日報社主辦,中國經濟網承辦,主題為“尚儉崇信盡責 同心共護食品安全”的第十四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11月28日在京舉行。中國經濟網記者裴小閣/攝
中國經濟網北京11月29日訊(記者 李方) 作為2023年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國家層面重點活動之一,11月28日,由經濟日報社主辦,中國經濟網承辦,主題為“尚儉崇信盡責 同心共護食品安全”的第十四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在北京舉行。
十四年來,中國食品安全論壇聚焦食品安全前沿話題,交流國內外食品安全管理經驗,致力于推動全社會對食品安全的重視與關注,積極參與構建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格局,助推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食品消費新需求和美好生活新期待。
凝聚合力 同心共護食品安全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柳軍在致辭中指出,在各地區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國食品安全法治體系更加健全完善,監管執法更加嚴格規范,責任落實更加精準有力,牢牢守住了不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底線。全國食品安全形勢保持總體穩中向好的態勢,主要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合格率連續穩定在97.4%以上,食品安全評價性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
“也要清醒的認識到,食品安全工作仍然面臨不少問題和困難。部分食品生產經營者主體責任意識還不是很強、管理能力還有不足,像網絡訂餐、直播帶貨、跨境電商、生鮮配送等這些新業態、新模式帶來的未知風險也在不斷增多,尤其是自媒體時代,食品安全輿情的環境更加復雜,食品安全工作的專業化水平還需要進一步提升,這些問題相互交織疊加,給食品安全工作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和挑戰。”柳軍指出,社會各界要凝聚合力、同心共護食品安全,加快推進我國食品安全治理現代化,確保產得安全、管得到位。
經濟日報社副社長趙子忠在致辭中表示,儉以養德、誠信為本,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是社會治理共同體建設的有效路徑。更好地倡導尚儉、崇信、盡責,推進食品安全社會共治,一要積極營造社會共治的輿論氛圍,二要有效發揮社會監督作用,三要加強食品安全科普宣傳。
“當前,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已經發生深刻變化,在食品安全等領域營造更加良好的社會共治輿論氛圍,任重而道遠。經濟日報和中國經濟網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以習近平總書記的賀信精神為遵循,繼續在政府、企業、公眾之間發揮溝通交流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積極回應社會關切和期待,為共創食品安全新局面作出更大貢獻。”趙子忠表示。
論壇上,致力于食品化學污染物檢測技術理論與應用研究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檢驗檢疫科學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龐國芳作了主題演講。他表示,21世紀農藥殘留檢測技術實現信息化,面臨著基礎理論研究創新、檢測技術研究創新、檢測模式創新三大挑戰。“信息化就是要創建農藥電子身份證,把信息化技術和檢測工作關聯起來,會取得突飛猛進的進步。”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營養與健康研究院院長任發政在主題演講中表示,隨著我國食品工業快速發展和大食物觀的落地,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大量涌現,食品安全新挑戰也隨之出現,需要不斷提高食品營養與安全科技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支撐能力,構建食品安全主動防控體系,更好的保障國民“舌尖上的安全”。
多措并舉 促進食品行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隨著健康中國建設的深入推進,消費者對營養、健康食品的消費需求越來越高。推動食品行業高質量發展,能夠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食品消費新需求和美好生活新期待。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生產安全監督管理司司長馬純良指出,強化食品安全監管,要著力從五個方面開展。一是嚴格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加強風險排查防控。通過進一步抓牢抓細抓實食品安全責任落實,建立完善日管控、周排查、月調度的工作制度,用行為落實各項制度、用責任保證食品安全;二是加強供應鏈管理,強化源頭質量控制。同時統籌國際與國內兩個市場,推動供應鏈多元化,保證產業鏈的經濟性和安全性;三是積極采用先進標準,提高過程管理水平,依法合規按標準組織生產,是食品生產企業的基礎;四是努力提升研發能力,帶動產品提檔升級,以滿足不同人群、不同階段、不同場景消費者對食品的期待;五是要培育食品安全文化,提高全員質量意識,促進企業整體質量管理水平和質量競爭力的不斷提升。
守護食品安全底線,需要落實企業主體責任。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表示,乳業是重要的民生產業,蒙牛各式各樣的產品已走入中國千家萬戶。從一棵草到一杯奶的過程,是蒙牛質量安全管控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全面落實企業主體責任,需要設立高標準以及科學技術方面的持續創新。
持續貫徹尚儉崇信盡責理念,以高質量發展更好服務消費者。康師傅控股有限公司行政總裁陳應讓表示,康師傅積極貫徹落實“浪費可恥、節約為榮”文明新風尚,比如在包裝方面,通過輕量化減重設計,年減塑用量152噸,年減紙用量1393噸。“作為深耕食品領域30余年的民族品牌,康師傅緊緊遵循‘四個最嚴’要求,積極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堅決保障食品安全,對食品安全問題堅決秉持‘零容忍’態度。”
美團首席食品安全官丁冬表示,對于網絡餐飲外賣食品安全,消費者關心的核心是吃得安全,美團通過用心經營、安心配送、同心治理、放心消費四個層面,構筑美團外賣食品安全管理系統。據介紹,美團外賣提出了“安心365”食品安全戰略并將其作為未來長期戰略規劃,其核心內容覆蓋了外賣的全鏈條,分為餐飲商戶食品安全治理扶助、配送食品安全規范履約、食品安全協同創新治理及食品安全消費權益保障等四大體系,來推動餐飲外賣行業的品質化、規范化發展。
提振信心 共享食品消費新趨勢
論壇上,圍繞“提升食品安全 提振消費信心”話題,科信食品與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鐘凱與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會長李懷林、稻香村集團董事長兼總裁周廣軍、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執行副會長厲梁秋、陜西西鳳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食品安全總監高亞蘭進行了圓桌對話。
“從目前講,食品安全信心渠道在網絡世界,在當前以終端為主的信息時代,我們最重要是給消費者傳遞正確的食品信心。”李懷林表示,首先企業要盡職責講誠信,其次是加強網絡信息監管,及時處理謠言,避免消費者的消費信心受到損傷。
“作為食品企業來講,最主要的是做好自己的產品。從食品安全來講,稻香村一直堅守嚴格的食品生產標準和不斷完善生產體系。所以稻香村能夠從250年前蘇州的一家街邊門店,發展成如今的大型現代化食品企業集團,除了守正創新,還有就是依靠科技和誠信的力量。”周廣軍表示。
厲梁秋表示,應正視網絡時代新的消費趨勢、新的消費影響力、新的發展,營養健康食品科普和宣傳需要社會共治,積極發揮各方作用,發出更好的科普聲音,才能夠讓整個消費面貌更好地推進。
“對于白酒行業企業,食品安全是最基本的底線。網絡時代飛速的信息傳播,對企業而言既是挑戰又是機遇,我們應更好地落實好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讓網絡時代的公眾、媒體更好地監督我們做好食品安全管控。”高亞蘭說。
凡益之道,與時偕行。食品安全是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食品安全各方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已經形成,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不斷探索前行,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自覺成為網絡時代食品安全的守護者,合力共筑食品安全之堤。
(裴小閣/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