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銅仁市聚焦衛生健康領域綜合改革,積極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衛生健康行業深度融合,通過搭建平臺、制定規則、平衡利益等舉措破解難題,實現醫學檢查檢驗結果互認共享,提升醫生診療效率,縮短患者就醫時間,減輕醫療費用負擔。截至目前,全市累計實現醫學檢查檢驗結果跨區域、跨機構共享18.24萬條,互認10.34萬條,節約檢查檢驗費用1000萬余元。
一是搭建平臺,破解“互不能認”問題。依托醫療健康數據中臺,建成醫學檢查檢驗結果共享互認平臺,實現全市所有公立醫療機構檢查圖像數據、檢驗數據以及診斷結論等自動采集、動態更新、互通共享。將互認平臺以插件的形式提供給各醫療機構安裝使用,采取比對關聯、自動觸發彈窗提醒等技術手段,確保患者檢查檢驗結果應認盡認。通過比對分析各醫院管理信息系統與互認平臺數據,實時追蹤、監測各醫療機構內部互認平臺安裝運行情況,確保所有患者均能獲得結果互認服務。目前,銅仁市已推動轄區內10家三級公立醫療機構、24家二級公立醫療機構(含2家鄉鎮衛生院)間共享互認,接入率達100%。
銅仁市檢查檢驗互認共享平臺
二是制定規則,破解“互不敢認”問題。明確醫學檢查原始圖像和醫學檢驗結果在全市范圍內互認,診斷結論僅作參考,由臨床醫生根據共享的結果進行綜合判定。首批遴選結果相對穩定、費用較高的胸部DR、顱腦CT等82項醫學檢查項目以及血常規、尿常規等35項醫學檢驗項目作為互認項目,并建立動態核增機制,互認項目成熟一個納入一個,確保改革紅利持續釋放。30天內的檢查檢驗結果原則上應當予以認可,不得重復進行檢查檢驗。對因患者病情變化、處于急診急救等9類情形以及其他確需復查的,給予臨床醫生自主決斷的權限,著力破解三級醫院不敢認同二級醫院診斷結論問題。
銅仁市首屆“場景大數據”創新應用大賽一等獎獲獎證書
三是平衡利益,破解“互不愿認”問題。將醫學檢查檢驗結果共享互認執行情況納入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績效考核范圍,定期開展督促指導、監測分析,組織專家隨機抽查分析未互認結果。明確臨床醫生、醫學檢查和檢驗質量控制中心及醫學檢查檢驗操作技師相應責任,由多方分擔責任風險,保障互認平臺安全有序運行。完善醫保基金使用績效評價,不因檢查檢驗結果共享互認導致費用下降而調減區域總額預算和單個醫療機構預算總額,保障醫療機構合理收入。完善醫療機構內部績效分配機制,將臨床醫生開具檢查檢驗申請單數量與臨床醫生績效收入脫鉤,將執行檢查檢驗互認共享情況納入臨床醫生績效考核指標,有效破解不愿互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