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初,是人們回望過去、展望未來的重要節點,一個國家也是如此。自2013年歲末起,習近平主席已連續十年發表新年賀詞,為成就喝彩、為人民點贊、為時代謳歌、為奮斗聚力。當2024年新年賀詞如約而至,又怎不讓人有所感慨、有所鼓舞、有所期待。今天,就讓我們細細品讀這其中的字字句句,感悟習近平主席的以文抒情、以語勵人,去體會其中的萬千寓意。
拉家常、談談心、訴真情,每年的新年賀詞總能溫暖人心,卻也能在億萬國人心目中勾勒出一幕幕宏大的時代場景——從“疫情防控平穩轉段”到“現代化產業體系更加健全”;從“糧食生產‘二十連豐’”,到“鄉村振興展現新氣象”;從“東北全面振興譜寫新篇”,到“雄安新區拔節生長”;從“長江經濟帶活力脈動”,到“粵港澳大灣區勇立潮頭”……在完成了很多的大事、要事后,2023年,我們取得了沉甸甸的收獲,回望這些,愈發感受到“來之不易”這四個字的深意。
在書本中經常出現的“現代化”,也是新年賀詞想要說的中國故事。“C919大飛機實現商飛,國產大型郵輪完成試航,神舟家族太空接力,‘奮斗者’號極限深潛。國貨潮牌廣受歡迎,國產新手機一機難求,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給中國制造增添了新亮色。”這些已經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國制造,各個都蘊藏著解碼中國發展的關鍵密碼,回應著“為什么要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現實之問。讀到這些,是不是感覺中國的每一分鐘,都在寫下奇跡?
2023年,哪些畫面最讓我們難忘呢?“成都大運會、杭州亞運會精彩紛呈,體育健兒勇創佳績。假日旅游人潮涌動,電影市場紅紅火火,‘村超’、‘村晚’活力四射……”新年賀詞全景式回顧了一個個熟悉又熱烈的場景,是大家對于美好生活的共識。一個活力滿滿、熱氣騰騰的中國,也是一個消費力強大、經濟韌性足的中國。更重要的是,我們從中細心觀察,能感受到中國前進的信心!
中國之“大”,不僅在地于域的廣闊,還在于文明的燦爛。“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大漠孤煙、江南細雨,總讓人思接千載、心馳神往;黃河九曲、長江奔流,總讓人心潮澎湃、豪情滿懷。良渚、二里頭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傳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寶,國家版本館的文脈賡續……”讀到這些出現在新年賀詞里的優美語句,相信我們內心深處都會涌現出強烈的文化自信。也要知道的是,讓輝煌的中華文明從“活起來”到“傳下來”,正是我們少年一代的重大使命。
為什么我們的國家叫中華人民共和國,那是因為“人民”二字在我們國家心目中重若千鈞。同樣的,在新年賀詞中,“人民”是不可回避的重大關切。“辛勤勞作的農民,埋頭苦干的工人,敢闖敢拼的創業者,保家衛國的子弟兵,各行各業的人們都在揮灑汗水,每一個平凡的人都作出了不平凡的貢獻!”2024年新年賀詞為一個個平凡的人們畫像,由衷地向奮斗者致敬,而關于“每個人都了不起”的深刻內涵,就此有了更加舉重若輕的生動詮釋。
新年賀詞是中國聲音的重大發聲平臺,整個世界都予以關注。“中國不僅發展自己,也積極擁抱世界,擔當大國責任。我們成功舉辦中國-中亞峰會、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一系列主場外交迎來五洲賓朋……”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繁榮,中國始終在做著力所能及的努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更是有“言”更有“行”。在新年賀詞中,全世界看到了中國胸懷天下的氣度。
每年的新年賀詞中,都有一個詞語在激勵著我們不斷前行。這個詞語就是“奮斗”。2023年,多少征程慷慨如歌,多少坎坷踏成坦途,多少夢想已經實現。對于2024年,新年賀詞提到了“要堅定不移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等多個重大任務,為我們錨定了來年的前行目標。即便有這樣那樣的困難,但“人民永遠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挑戰的最大依靠”,每一位中國人奮發有為、攻堅克難,千萬行足跡就將匯聚成這個國家砥礪前行的身影。
從新年賀詞中,讀懂中國的力量與溫情。聆聽每一年的新年賀詞,都令人動容,更能聽到催人奮進的號角之聲。今年,“我們的目標很宏偉,也很樸素,歸根到底就是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日子”的話語,就指明了繼續前行的方向。目標實現的力量源于億萬人民的攜手同行,只要我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就一定能“走進春天里”——這樣的信念,就源自于新年賀詞給我們的啟示。(鋒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