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現場
1月16日,記者從貴陽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貴陽市、貴安新區近年來堅持數字活市戰略,奮力建設數字經濟發展創新區核心區。2023年,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突破800億,數字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預計達50%以上。
貴陽貴安將數字經濟確立為高質量發展的主路徑之一,從改革、發展、民生三個維度落實“數字活市”戰略,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以數據激活城市各類資源要素,促進數字技術向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各領域廣泛深入滲透,整體驅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變革,推動高質量發展、創造高品質生活,提升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到2025年,力爭貴陽貴安數字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55%。
主攻“一硬一軟”兩大產業,圍繞數據中心上下游補鏈、延鏈、強鏈,推動大數據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壯大。聚焦“芯、件、板、機、器”五大領域,打造智能終端產業集群。持續做大云服務“首位產業”,發展信創特色產業,培育數據流通交易產業生態,加大基礎軟件、工業軟件等軟件產品研發及產業化應用。瞄準“東數西算”、人工智能、區塊鏈、工業互聯網等領域,加快數字技術創新突破。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實現倍增、年均增速超過19%,數據中心投資規模、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收入均突破1000億元。
加快推進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建設,做大貴安數據中心集群,推動算力大規模集群化部署,讓數據“算起來”。以“東數西算”為牽引,加快布局算力網、5G等新一代數字基礎設施,著力提高國際數據專用通道使用率,降低貴陽貴安至京津冀、粵港澳、長三角、成渝樞紐以及周邊省份直連網絡單向時延,讓數據“跑起來”。實施“萬企融合”大賦能行動和“一市長一示范”數字應用場景建設行動,加快推進商用、民用、政用數字場景融合,用大數據賦能各行各業,讓數據“用起來”。到2025年,貴陽貴安服務器規模達到400萬臺,每萬人平均擁有5G基站數量達到東部發達地區水平,累計打造數字應用場景1000個以上,兩化融合發展水平指數達到65。
貴陽貴安通過建設首個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核心區,大數據產業從無到有,數字經濟發展風生水起,為貴州數字經濟增速連續8年位居全國前三作出了重要貢獻,持續擦亮了“中國數谷”品牌。新國發2號文件賦予貴州“數字經濟發展創新區”的戰略定位。貴陽市大數據局副局長徐先文表示,下一步,將牢牢把握數字經濟發展創新區核心區的戰略定位,全力以赴在算力、賦能、產業上實現新突破,培育“新賽道”,開拓“新藍海”,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助力全省打造大數據發展2.0升級版。(袁生|編輯:中國日報社貴州記者站 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