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陜西省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上,廣大政協委員積極參政議政,走基層、聽民意、解民憂、深入調查提出一件件有分量的題案。為推動陜西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陜西省政協委員,國正控股(西安)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西安艾爾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正國說:“陜西高技術轉移人才隊伍建設,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陜西各種文件中連續出現了技術經紀人、技術經理人、科技經紀人以及技術轉移人才等多種不同表述。除了技術經理人有人社部的官方定義外,沒有權威機構對另外的稱謂作出官方的、明確的解釋,沒有指出幾個名稱之間的區別和差異,導致實際執行中多有不便。”
楊正國認為,科技成果產業化并不是簡單的把技術進行“買”與“賣”,大部分技術成果與需求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并不能直接進行“商品交換”。
陜西科研實力雄厚,但有的科研機構只知道自己有什么,不清楚甚至不知道需求方要什么。企業這邊就更復雜,有的知道自己缺什么,但不知道去哪里找;而有的缺乏對新技術的敏銳性,根本不知道缺什么,更談不上應用新技術。有時就存在“專家學者有愿望卻沒精力,企業有需求但沒好渠道,政府有號召但難推動,法律有遵循但實操難突破”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技術經理人的隊伍建設迫在眉睫。
技術經理人是指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產業化過程中,從事成果挖掘、培育、孵化、熟化、評價、推廣、交易并提供金融、法律、知識產權等相關服務的專業人員。
技術經理人懂技術、懂運營、懂商務、懂談判,通過搭平臺,集資源,組團隊,促合作,是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搭建產業鏈與創新鏈雙鏈融合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創新發展具有巨大的推動和促進作用。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要求,要“建設專業化市場化技術轉移機構和技術經理人隊伍”,規劃把技術經理人建設提到國家層面,高度前所未有。
科技部《“十四五”技術要素市場專項規劃》也對技術經理人隊伍建設做了詳細規劃。(2022年版)》正式將技術經理人作為新職業專業技術人員中,這標志著長期活躍在技術轉移一線的從業人員有了正式的職業身份,這將有力促進技術經理人隊伍發展和壯大。
楊正國說:“2020年我成立了中國第一個特殊普通合伙制的技術經理人事務所,2022年,我又成立了陜西省技術經理人協會。省協會是在陜西省科協等單位的指導下,由省內優秀職業技術經理人共同發起設立的非營利性省級社會團體。”
協會位于西咸新區灃東自貿新天地園區,是中國首個以技術經理人命名的省級協會,也是落實秦創原三年規劃及三項改革方案,推動三支隊伍建設的重要成果,是技術經理人隊伍的省級窗口。
協會通過整合各類創新資源,承擔行業自律管理,省級決策咨詢課題研究,院士專家推薦以及對企服務,可以為各類型園區,企事業單位提供評價咨詢盡調商務服務、需求挖掘篩選匹配服務、組織技術孵化熟化推廣服務、產業化投融資服務、知識產權導航運維服務、合規審查等法律咨詢服務。
協會成立至今已經舉辦高校成果入庫,企業需求調研,科技成果路演,科技成果融資對接以及中國技術經理人高峰論壇等各類型活動100多場,培養技術經理人2000多人,已經孵化的項目包括第四軍醫大學863計劃人體組織工程皮膚項目,含有血管的生物工程角膜項目,選擇性脫細胞雙層皮項目,技術交易總額累計超4億元。正在孵化西安交通大學煤炭超臨界水氣化制氫發電多聯產技術項目,西北大學腦機接口及長安芯項目、“自體胰島分離工程中心”和“新一代低免疫反應豬心臟瓣膜”等多個重大項目。
楊正國說:明晰科技經紀人的概念邊界并理清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科技經紀人的定位與作用,對于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成效,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國日報陜西記者站 秦 峰|魏潤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