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電梯制造業充分利用大數據和智能制造,全力以赴實現高質量發展。位于貴州遵義的貴州中航電梯有限責任公司,其智能生產車間內,近百名技術人員正開足馬力,忙著操作設備生產零部件。在這個車間里,每隔1分鐘,26臺智能機器人就可以完成1臺電梯的零部件加工,日生產電梯層門可達500套。
貴州中航電梯有限責任公司智能化生產車間主任熊長波表示:“今年,我們已經完成了100多臺電梯的生產。預計在第一季度可完成成套電梯超300臺。”
先進的科技助力整個電梯生產過程。在智能生產車間,每條生產線的前端都配備顯示屏,顯示生產線的相關信息,包括每日任務、已完成訂單數和工作進度。工人們通過掃描二維碼來追蹤訂單。相比以往的手寫工單,這不僅節省時間,準確率更達100%。
生產線技術員周健說:“以前,最多一天需填寫30張工作訂單,手寫工單很容易出現遺漏或填寫錯誤。現在已經不再出現這種情況。數字智能化極大地幫助我們提高了工作質效。”
熊長波指出:“通過5G賦能,為生產線各環節賦碼。在每個環節,技術人員只需掃描二維碼即可開始工作,使生產管理變得高效便捷。不僅杜絕了漏單、錯單的情況,還能立即檢測錯誤。一旦二維碼無法掃描,就證明出現了問題,可以立刻進行核查和追蹤,大大降低了返工率。”
2023年,貴州中航電梯有限責任公司共完成電梯出貨超2000臺,產值超5億元人民幣(約6970萬美元)。圍繞共建“一帶一路”,目前已與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等國家和地區電梯企業簽訂合同,并計劃今年出口電梯300臺左右。
福建華策品牌定位咨詢公司創始人詹軍豪表示:“貴州擁有雄厚的工業基礎和豐富的制造經驗,在電梯制造領域具有堅實的基礎。同時,貴州政府一直在積極推動大數據和智能制造業的發展,為該行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和技術支持。”
詹軍豪指出,在電梯制造領域,國內格局呈現多樣化和激烈競爭。由于城市化進程加快和人民生活質量提高,對電梯的需求持續增長。電梯公司正加大研發投入,以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爭奪市場份額。
據2023年7月在上海舉行的世界電梯峰會的數據顯示,中國仍是世界最大電梯市場,也是全球最具活力和前景的市場。每年,全球超80%的新電梯均在中國生產。截至2022年底,中國市場的電梯庫存接近1000萬臺。隨著城市化的快速推進,這一數字預計將繼續增長。
2023年上半年,中國電梯和扶梯的累計產量達到了74.5萬臺,同比增長12.9%。
除了貴州的企業外,遼寧、江蘇、廣東和浙江等省的電梯制造商也在該行業發揮著領先作用。
詹軍豪表示,未來,電梯制造業將變得更加智能、綠色,并以服務為導向。隨著物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該行業將擁有更加高效和智能的生產模式。“同時,隨著大家環保意識的提高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深化,電梯制造業也將更加關注綠色生產和環保技術的研究以及應用。”詹軍豪補充道。(記者 鄭伊然 楊軍 編譯 甘美至)
原文見3月28日中國日報旗艦版15版、香港版15版,國際版16版 英文鏈接:https://www.chinadaily.com.cn/a/202403/28/WS6604d651a31082fc043bf20d.html
中國日報版面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