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建八局長沙機場T3航站樓建設現場,工人們加快開展施工作業,吊臂起落、車輛穿梭、機器轟鳴……施工現場呈現一片熱火朝天的大干景象。
“五一”期間,超2000余名建設者堅守崗位,掀起奮戰“二季度”的攻堅熱潮。項目團隊搶抓施工“黃金期”,現場投入各類機械設備90余套,14個主要工點44個作業面如火如荼,項目團隊正以飽滿的熱情按下施工生產“快進鍵”。
中建八局長沙機場T3航站樓項目技術負責人劉磊介紹:“我們當前已經完成航站樓F大廳主體混凝土結構封頂,這標志著T3航站樓建設取得重大階段性進展,為后續二次結構施工、機電安裝、室內裝飾等工程全面施工創造良好條件。”
本次完成主體混凝土結構封頂的F大廳位于T3航站樓的中心位置,其混凝土施工面積達到了6.5萬平方米,接近10個足球場的大小。航站樓F大廳包含地上三層,地下一層。地上三層由高至低分別是未來T3航站樓的出發層、候機層和機房層,地下一層為管廊層。旅客在航站樓第三層完成值機、安檢后,就可以到候機層進行等候,隨后前往各個指廊去登機,機房層主要用于行李分揀和提取、遠機位的旅客到達等。
為保障工程的快速優質推進,全體建設者鼓足干勁、加壓奮戰,嚴格落實穿透式網格化管理,構建“疏而不漏、密而不繁”的安全質量管控體系,不斷優化工程施工組織,科學配置生產要素,全力以赴加快工程建設進度;在施工過程中,項目實施24小時輪班作業,嚴控關鍵部位及關鍵環節的施工過程,隨著混凝土主體結構封頂,下一步將全力攻堅多階疊層網架提升、復雜立體交通環境下航站樓施工難題,加快推進航站樓南側與GTC交叉區域鋼連橋、懸挑網架施工,確保高效率、高質量、高品質完成任務目標。
長沙機場T3航站樓項目總建筑面積約50萬平方米,由大廳和指廊組成,指廊采用五指廊構型,形似五角星,分為F區大廳及A、B、C、D、E區五條指廊,主樓共有四層。該項目工程機坪規劃近機位75個,可滿足年旅客吞吐量4000萬人次,是湖南省最大單體公共建筑工程。建成后,該項目將成為國內交通接駁方式最多、無縫換乘效率最高的現代化立體綜合交通樞紐。
(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鄒碩/何洪威 李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