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8月15日靖州訊 全國生態日湖南活動在懷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舉行。本次大會由湖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懷化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充分展示湖南風采和懷化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工作特色,不斷增強全民生態環境保護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在重要成果發布會上,湖南省直各部門發布了全省推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重要成果、美麗湖南建設重要成果、全省自然資源生態系統碳匯監測成果、全省用水權交易成效、全省林業碳匯開發成效、全省碳達峰碳中和領域標準體系建設成果,懷化市人民政府發布了懷化市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成果。
會議期間,靖州苗族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向通道侗族自治縣人民政府購買碳券,實現會議碳中和。與會人員還參觀了全省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成果圖片展,并深入靖州飛山湖馬園、茯苓科技產業園及湖南億歐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地,調研當地“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茯”地生金、“以竹代塑”綠色產業發展等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典型案例。
懷化生態優良,沅水水系徑流全境,森林覆蓋率達67.04%,林地面積、森林蓄積量、森林覆蓋率均居湖南省第一,為全國九大生態良好區域之一和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
近年來,懷化奮力建設“生態綠色之城”,充分發揮生態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濃厚的優勢,聚焦生態產品調查監測、價值評價、經營開發等機制建設,率先開展生態產品總值(GEP)核算,積極謀劃和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形成了林權改革“靖州模式”、林權抵押貸款“會同模式”、水權改革“芷江模式”。同時,充分發揮懷化國際陸港作為全省唯一國際陸港職責使命,打造成為西部陸海新通道上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國際化平臺,推進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便捷的渠道和方式開展交易。2024年1月,懷化獲批湖南省首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城市。5月16日,懷化正式被國家發改委確定為首批國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城市。
下一步,懷化繼續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推動優質生態產品持續供給,推動區域經濟結構持續優化,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協同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懷化模式”。
(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鄒碩 朱友芳|趙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