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彭放
“過兩天一起去逛農博會呀!”最近,長沙的街頭巷尾常聽到街坊鄰里這樣相互“打招呼”。11月15日至19日,第二十五屆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以下簡稱“中部農博會”)將再次與廣大市民相約于長沙國際會展中心。
二十五年,步履鏗鏘拓新路;二十五年,風潮涌動逐浪行。從1999年舉辦至今,中部農博會不斷創新、持續出圈,已成為中部農業的一塊金字招牌、湖南會展的一張亮麗名片。
經省政府同意,今年中部農博會將首次以市場化的方式舉辦。按照“政府引導、企業主體、市場化運作”的辦會模式,由紅星實業集團舉辦,省農業農村廳、長沙市政府為指導單位。
二十四年積淀,為市場化轉型打下堅實基礎
這場連續辦了24年的盛會,在湖南會展產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2023年10月29日,省委書記沈曉明在參觀第二十四屆中部農博會時表示,一年一度的農博會已成為展示中部地區乃至國內外農業新產品、新技術、新成果的重要窗口,在展示農業成就、發展現代農業、加強區域交流、促進國際農業技術交流與貿易合作、助力鄉村振興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作為曾經由農業農村部和省政府共同主辦的中部農博會,今年為何要探索市場化的新路徑?
市會展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長沙近年來聚焦“打造千億會展產業、建設國際會展名城”的戰略部署,堅持產業賦力會展、會展賦能產業,連續11年被評為“中國最具競爭力會展城市”。加快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轉型,是會展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對于中部農博會來說,經過此前24屆的培育、24年的積淀,不斷擴大朋友圈、積累好口碑、提升影響力,為全面市場化轉型打下了堅實基礎。”紅星實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羅躍感慨,24年彈指一揮間,當年紅星農貿市場里的“草臺班子”在時光的見證下成了享譽國際的大舞臺。
2023年舉辦的第二十四屆中部農博會共有23個省(區、市)4983家企業攜4萬多種產品參展,吸引了專業觀眾及采購商近3萬人次,現場銷售額10.1億元,項目簽約總金額達190億元,觀展市民突破28萬人次,成為近年來規模最大、人氣最旺、訂單最多、成果最豐碩的一屆盛會。
“24年我們從來沒缺席,我們見證了農博會的成長,農博會也成就了我們。”談起對中部農博會的感情,湖南臨武舜華鴨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譚姣暉有說不完的話。1999年,公司剛成立,就在農博會(當年名為“湖南省首屆名優特新農副產品博覽會”)上擺起了幾平方米的小攤位。如今,舜華鴨業已成為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全國農產品加工業示范企業,開發出200多款產品,在去年的中部農博會上擁有150多平方米的展館。
“中部農博會不僅給我們提供農產品展銷平臺,更是品牌推廣平臺、農業專業交流平臺。”和當年的臨武鴨一樣,唐人神、異蛇王酒等“農”字號品牌曾經都是行業的無名小卒,它們伴隨著中部農博會迅速成長,如今早已是全國知名品牌。
優化行政支持方式,推動市場化招商組展
首次以市場化方式舉辦的中部農博會,將怎么辦?記者從此前召開的中部農博會新聞發布會獲悉,市場化舉辦并不意味著業務主管部門徹底放手不管,對于省農業農村廳、長沙市政府來說,變化的是身份,不變的是責任。
省農業農村廳在積極推動市場化招商組展的同時,優化行政支持方式,持續支持組委會開展組織調度、邀請聯絡、重大活動。
長沙市及雨花區、長沙縣政府強化展會綜合保障,嚴格展會參展產品質量管理,優化交通保障、市場監管、衛生監督、展會宣傳等公共保障服務工作,在減少行政調度的基礎上,通過政策引導、加強監管,促進展會更優發展。
作為市場化辦展的主體,也是中部農博會從始至終的承辦單位,紅星實業集團成立工作專班,聯動12家子(分)公司,為參展商提供全鏈條、多維度、一站式服務,助力企業開拓市場、參展商增效增收,同時讓觀展市民受惠受益。
創新全年服務模式,探索助力鄉村振興新路
首次市場化辦會將有哪些亮點值得期待?觀展市民和參展商、采購商將有哪些收獲?
據組委會透露,經過精心籌備,本屆展會展覽面積約9萬平方米,設置品牌農業、產業、果蔬冷鏈、省際交流、國際交流·網紅產品、特色美食等6個展館;策劃了中國預制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湖南省農業招商引資對接會等20余場活動,力求為農產品樹品牌、擴銷路,讓采購商滿載而歸,銷售商多拿訂單,讓消費者逛得開心、買得放心。
“實效,是檢驗市場化轉型成功與否的最終標準。”羅躍表示,紅星實業集團將從4個方面展現市場化辦會的優勢,體現為農業產業賦能,為鄉村振興助力的紅星擔當。
便民服務更優。首次引進新一代5G智能移動衛生間,安排擺渡車輛供觀展市民免費乘坐;組織雙語志愿者,服務參會嘉賓和觀眾。
國際范兒更足。特設馬來西亞為展會主賓國,確定俄羅斯、巴基斯坦、巴西等15個國家企業參展,百余人的國際采購團到會采購。通過專設國際交流展區及相關國際活動,搭建起中部地區“以展為媒、對話世界”的農產品貿易合作平臺。
供需對接更準。紅星實業集團將利用紅星大市場自有的強大分銷能力和與全國農批市場的良好協作關系,全面賦能農博會。在往屆基礎上全面升級對展商和采購商的服務,創新“展會+市場+協會+供應鏈”的全年服務模式,為展商提供參展培訓、網紅達人直播帶貨、日常產銷對接、技術專家咨詢等服務;對采購商,組委會發布了“大買家10大服務政策”,確保吸引買家、留住買家,實現展商與買家的日常互動、精準對接。
流通渠道更暢。精心策劃2024年農批市場賦能縣域特色產業發展大會,搭建縣域與大型農批市場的聯動機制,使參展產品通過農博會和紅星農批市場兩個平臺向全國各大農批市場輻射,拓寬縣域農產品的銷售渠道,推動形成“一縣一業”發展新格局,助力縣域農業產業蓬勃發展,為“湘品出湘”創建一條更快捷的市場通道,探索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