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從傳統藝術如京劇、昆曲到傳統服飾、中醫養生、國貨彩妝等,年輕人正在成為國潮消費的主力軍,他們的多元熱愛也為國潮國貨消費注入新動力。
25歲的王羽端從2017年在大學社團第一次接觸京劇至今,已經看了100多出戲。如今,她在一家科創企業工作,平時不僅看戲,還參加票房活動、登臺演出。
但是在劇場,周圍是有同好的戲友,臺上是喜歡的演員,可以不用想其他任何事,享受審美的體驗。
為了將京劇的美分享給更多人,羽端與朋友們自制了許多京劇的周邊和文創。她認為傳統、緩慢只是京劇的標簽,這項古老藝術的好與美是吸引年輕觀眾最根本的原因。
從以往京劇臺下的觀眾多是白發,到近年來京劇進校園等普及活動推廣后,許多年輕的戲迷逐漸成長,他們選擇走進劇場,身臨其境地感受京劇藝術。
不僅是京劇,傳統服飾、博物館文創周邊、國貨彩妝等充滿中國元素的產品正在成為年輕消費者的心頭好。
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國潮經濟市場規模超過2萬億元,同比增長超過9%,預計2028年市場規模將突破3萬億元。
而數據顯示,2023年,國潮國貨消費中,“95后”“00后”人群占據了82.6%的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