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下午,隨著我國自主研發迭代至第四代的智慧纜索吊裝系統將最后一節重約215噸的鋼桁梁平穩、精準吊裝到位,貴州省在建的世界第一高橋——花江峽谷大橋順利合龍。
此次合龍,為實現2025年7月建成通車目標打下了堅實基礎。
2022年1月開工的花江峽谷大橋,主橋跨徑1420米,橋面與水面垂直距離達625米,幾乎與國內第一高樓上海中心大廈等高。
大橋建成后,不僅將超越杭瑞高速的北盤江大橋成為世界第一高橋,而且也將成為世界山區橋梁跨徑第一橋,是名副其實的“橫豎都是世界第一”橋梁。
貴州省地勢崎嶇,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中,給橋梁建設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
花江峽谷大橋是六枝至安龍高速公路的主要節點。建成后,峽谷兩岸的行車時間將由近一個小時縮短到2分鐘,將為周邊地區旅游業的發展創造更好的交通條件。
據貴州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陳健蕾介紹,花江峽谷大橋的建成將加強貴陽、安順市、黔西南州等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系和合作,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
“能夠親眼目睹自己的努力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成果,看著大橋一天天 ‘成長’,最終屹立在峽谷之上,給我帶來強烈的成就感和滿足感?!敝需F寶橋西南分公司花江峽谷大橋項目總工李召在現場告訴記者。
此次合龍的鋼桁梁構造是大橋的主要承重結構,共計93個安裝節段,總重約22000噸,相當于3座法國巴黎埃菲爾鐵塔的重量。
花江峽谷山高谷深,地形險峻,而且風力、濕度、溫度等變化莫測,這些都給鋼桁梁的制造、運輸、吊裝帶來重重困難。
參建的中鐵寶橋西南分公司花江峽谷大橋項目經理梁軍淵說:“帶有北斗定位系統的纜索吊系統,可以輕松實現一鍵吊裝。將指定的坐標給到吊裝系統,當纜索吊到達指定位置后會停止運行,過程中減少了人工的干預和工作量,相較于傳統的纜索吊系統操作由8人減少為4人?!?/p>
此外,在施工過程中還實現了鋼桁梁加工制造數智化管理和數字化生產的全過程介入。
在鋼桁梁制造過程中,項目團隊通過使用智能信息庫,實現了對原材料庫存、采購計劃、生產需求等方面的實時監控。
李召說:“在實際施工之前,通過三維掃描技術結合數字化虛擬預拼裝,對橋梁模型進行碰撞檢測,確保構件之間沒有沖突或錯位。實際施工過程中,按照預定的順序,將構件逐步拼裝起來,實現高栓穿過螺栓孔的準確率100%”。
目前正在施工的花江大橋鋼桁梁部分,作為大橋的最主要的一個工序,已完成約百分之80,剩余橋面板和附屬結構約百分之20將在節后開始全力沖刺。
(張海波 楊文新 劉言 中國日報社貴州記者站記者 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