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德國各地的2025年春節活動也“井噴式”增長,而且還紛紛打出“非遺”牌。
1月17日晚,柏林“紅色市政廳”舉辦了2025蛇年“歡樂春節”新春慶典晚會。晚會上,來自中國四川的藝術家們表演了戲曲、民樂、雜技、川北大木偶和非遺技藝川劇變臉等節目。多位參會嘉賓對《環球時報》特約記者表示,“春節”列入“非遺”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為世界各國進一步了解中國文化提供了更多的契機。
為了迎接“非遺”春節,德國金融中心法蘭克福今年獨樹一幟,將在1月31日到2月2日舉辦首屆春節廟會。記者了解到,本次廟會將展現濃濃的年味:除了剪紙、泥塑、糖畫等展示匠人技藝的攤位之外,還會有多姿多彩的舞龍舞獅、英歌舞、安塞腰鼓等。
記者粗略查閱,發現幾乎所有德國大中城市都有春節慶祝活動,形式也多種多樣,除了聯歡活動和音樂會外,還有中國文化專題活動、中國電影欣賞會等。值得一提的是德國巴伐利亞小鎮迪特福特一年一度的中國狂歡節。在這一天,小鎮居民們會穿上中國古代服飾,并舉行盛裝游行和各種慶祝活動。今年的中國狂歡節將于2月27日舉行,將有40多個團體參加盛裝游行。據了解,這一活動已經持續近100年的歷史。
家住柏林的中學教師卡洛特對記者表示,現在幾乎人人都知道中國春節和它的一些含義,許多德國超市會在春節期間推出各種中國年貨,電視臺和流媒體也會推出中國電影清單。一些德國家庭還會舉辦中國春節聚會,與親朋好友一起品嘗中國餃子等美食,共同欣賞中國電影或交流中國旅行的照片和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