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2月10日長沙訊 2月10日,長沙高鐵新城片區2025“開門紅”項目簽約儀式舉行,10個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15.5億元。
本次簽約的10個項目呈現出“兩重點、一突破”的新特色。其中,“兩重點”分別是對非貿易和總部經濟。2024年初,《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建設總體方案》獲國務院批復同意正式印發。長沙片區扛牢“打造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的使命任務,積極主動擔當作為。為搶抓中非“十大伙伴行動”契機,加快引進對非標志性項目,長沙片區在招商引資工作中深度聚焦對非合作。本次簽約落地高鐵新城片區的項目中,有4個重點對非項目,落地后可實現年內新增對非貿易額70億元,為打造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注入強勁力量。
湖南錳聯對非大宗貿易項目與非洲國家開展錳礦石進口貿易及錳系產品貿易,計劃在2025年新增對非進口貿易額25億元。湖南萬泰對非鉻鐵貿易項目將整合十余年來在非洲建立的礦產渠道資源,加大對非特別是津巴布韋的投資力度,計劃三年內新增對非進口貿易額100億元。湖南麒旭礦業項目主要從莫桑比克、坦桑尼亞等非洲國家進口礦產,預計在未來三年內,實現新增對非洲進口貿易額20億元。湖南金昂海投集團總部項目打造中非礦業勘探、開采、物流、交易等一體的全生態產業鏈,預計2025年進口額達2億美元。
簽約項目中,還有多個總部經濟項目將進一步提升高鐵新城片區的產業集聚效應,助力長沙高質量發展。閩商湖南總部大廈項目總投資10億元,集聚商會中非貿易、跨境電商、大宗商貿、智能制造、研發創新等領域總部,建設高端商務酒店,打造中央城市會客廳。普科未來智算項目專注于智算領域投入,攜手省級運營商共同打造融合算力、算法、模型能力的人工智能智算平臺,同時面向數據要素、數據跨境、低空經濟、數字教育、城市更新等前沿領域拓展新業務。中國(長沙)東盟經貿總部基地項目旨在打造集東盟國家展示館、國際商務商事機構中心、經貿合作綜合服務區、外資外貿企業聯合辦公區、東盟風情文化美食街及東盟留學生青年之家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平臺,預計2025年引進企業100家,實現進出口貿易10億元。
“一突破”指的是長沙片區實現境外高校研發機構的“破零”。伴隨香港城市大學(長沙)創新研究院項目的簽約落地,將助力長沙加速打造全球研發中心城市。項目將通過既有專利轉化、技術需求對接、企業經貿促進以及優質人才培養,促進科技成果的商業化進程,加速技術向生產力的轉化,進而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協同轉化與服務高地,為長沙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提供強有力支撐。
(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何純 朱友芳|黃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