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5年全國兩會即將召開之際,為更好發揮互聯網在傾聽人民呼聲、匯聚人民智慧方面的作用,增強代表委員與網民之間的聯系,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建設,新華網推出“我請代表委員捎句話”建言征集活動,邀請廣大網民建言獻策。我們將把您的聲音傳遞給代表委員,并公開選登部分網民留言和代表委員回復,同時匯總整理建言供有關部門決策參考。
網民“新華RwiA0l”留言:
我是一名居住在江蘇的普通市民,全國兩會在即,想就江蘇的鄉村振興問題向代表委員留言。鄉村振興的基礎在于人才振興,如何培育“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高素質職業“新農人”?在培育“新農人”的過程中,如何完善“新農人”體系建設?希望代表委員們多提意見建議。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江蘇潤果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魏巧回復:
如何完善“新農人”體系建設,我認為,首先應加強農業職業教育,通過校企合作、農技培訓等方式提升農民的文化素質和技術水平。其次,鼓勵返鄉創業,提供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吸引年輕人投身農業。同時,推廣現代農業科技,借助互聯網、大數據等工具,提升農民的經營管理能力。此外,完善“新農人”體系建設,需建立健全人才評價機制,提供持續的職業發展路徑,并通過合作社、農業企業等平臺,促進“新農人”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形成良性循環的農業人才生態,要激發“新農人”干事創業熱情。應構建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實驗平臺,逐步破除束縛人才發展的政策障礙。未來的農業是集約化、科技化、現代化、智慧化的,出臺構建現代化農業服務體系政策任重道遠。在農業板塊上要掌握平臺經濟的思維方式,形成以科技為引擎的“聯農帶農”和產業互補,幫助農民更多地降低成本,達到互利共贏。
作為“新農人”的代表,為國家探索出一條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道路貢獻力量,既是使命,更是責任。建議國家打造一批具有引領示范效果,可盈利、可持續、可復制的“新農人”農場樣板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經營主體,模式上成熟一個推廣一個,農村需要人才,希望更多年輕人投身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