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伴導讀
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今年,湖南代表團擬以代表團名義向大會提交建議11件,打頭的一件是《關于將湘桂運河列入國家“十五五”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而早在2023年全國兩會,湖南團提出7件全團建議,第一件《關于支持加快推進湘桂運河建設的建議》同樣聚焦湘桂運河。
被兩次寫入全團建議的湘桂運河為何如此重要?將給湖南帶來什么?
湘桂運河如何建?
根據交通運輸部珠江航務管理局提供的湘桂運河示意圖,湘桂運河北起湖南永州萍島,經瀟水支流永明河至江永縣,在江永縣城關附近的白嶺崗以人工運河穿越分水嶺,南至廣西桂林平樂,再經桂江匯入西江航運干線。全長約300公里,其中湖南段212公里、廣西段88公里,包括34公里的分水嶺地段。
“建設湘桂運河的設想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有人提出過,但并未正式提上議事日程。”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介紹。
2016年3月,國務院出臺《關于深化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出,穩步開展湘桂運河前期研究,暢通西南水運出海通道,湘桂運河被正式提上議事日程。
隨后,交通運輸部在《珠江水運發展規劃綱要》中提出,開展連接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湘桂運河和贛粵運河工程的研究工作。
湘桂運河從字面上看,是連接湖南和廣西的一條內陸運河。要搞清楚它的重要作用,先要了解一條高等級航道——漢湘桂通道。
2021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提出建設漢湘桂通道。漢湘桂通道是國家“四縱四橫兩網”高等級航道網的重要縱向通道之一,北起漢江、連長江、過洞庭、沿湘江、經湘桂運河、接桂江、通西江、過平陸運河、入北部灣,全長2562公里。
湘桂運河是漢湘桂通道的重要一環,是實現漢湘桂通道高等級航道全線貫通、打通長江經濟帶中上游地區第二出海通道的關鍵控制性工程。
湖南受益大
兩次以全團名義提建議,將給湖南帶來什么?答案是:將給湖南帶來重大利好。
從現實情況來看,湖南急需這條出海通道。
湖南是航運大省,內河通航里程達到11968公里,位列全國第三,僅次于江蘇、廣東。但境內國家級的水運通道僅有163公里的長江航道,且距離出海口較遠。
目前,湖南的貨物要從水路出海,只有北上長江一途,迢迢上千公里,航運發展的“獲得感”并不強。
湖南急需一條航運通道來打通航運發展的“任督二脈”,而作為連通長江與珠江兩大水系的國家戰略航運通道,湘桂運河無疑是最好的“出路”。
眾所周知,在“鐵水公”運輸中,水運成本最低。一旦湘桂運河建成,湖南將擁有“北上長江,南下珠江”的雙入海通道,岳陽、長沙、湘潭、株洲、衡陽、永州等城市的港口地位將一同得到提升,可有力推動湖南運輸結構調整,降低社會物流成本。
湘桂運河是漢湘桂通道的重要一環,漢湘桂通道建成后,從岳陽到永州,流經長株潭都市圈,將使湖南擁有沿湘江935公里的國家級內河水運通道。屆時,湖南便可搖身一變成為南北水運大通道的航運樞紐,湘桂運河也可與沿線鐵路、公路等陸運通道一同成為湖南經濟發展的黃金通道。
其時已至
修建湘桂運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今年湖南代表團再次提交關于湘桂運河的建議,可謂其時已至。
首先,梳理一下湘桂運河的推進進展。
2021年3月,交通運輸部聯合湘桂兩省區對湘桂運河開發必要性、可實施性、開發方案、開發模式等4大重點問題,開展專題研究,專題研究報告已完成驗收。
2023年,湖南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布局推動湘桂運河等省際重大通道項目。隨后,湖南省交通運輸廳、水利廳等部門和永州市積極主動作為,開展研究論證調研。
2024年1月,湘桂兩省區就湘桂運河開展“1+6”深化研究,形成深化研究專題報告并完成驗收。
一個多月前,湖南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發布了湘桂運河預可性研究報告編制公開招標采購公告,標志著湘桂運河前期工作取得重大進展。
湘桂運河預可性研究報告編制公開招標采購截圖。
另一方面,政策機遇也恰逢其時。當前,國家正在啟動“十五五”相關規劃編制工作,是國家重大工程納入規劃的關鍵時期,為加快湘桂運河建設提供了良好契機和政策支撐。
建設湘桂運河還需要哪些“東風”?
湘桂運河建設規模龐大、建設內容復雜、投資數額巨大,地方政府協調能力和籌資能力有限,需要國家層面加強統籌協調。如,將建設湘桂運河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和交通運輸部等部委“十五五”相關專項規劃。規劃先行,才能“師出有名”。同時,前期工作也需要得到國家相關部委的指導,并在要素保障上給予傾斜支持。
建設湘桂運河是三湘兒女多年的期盼,隨著前期工作的順利推進,只要再進一步,就能迎來夢想成真的時刻。
(文 | 奉永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