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2025年貴州貴陽將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強緊密型醫療聯合體建設,推進北京協和醫院貴州醫院落地,加快北京積水潭貴州醫院(二期)等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和貴陽市中醫院建設。其中,北京協和醫院貴州醫院項目已確定選址,計劃年內建成開設。
3月6日,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協和醫院院長張抒揚在參加全國兩會貴州省代表團全體會議時闡述了“協和-貴州”跨區域合作新模式,為貴州衛生健康事業貢獻協和力量。
協和與貴州淵源深厚,2020起,雙方開啟探索“協和-貴州”跨區域合作新模式。2023年,正式簽訂合作共建區域醫療中心協議。“在貴州之前,協和從未在其他省份建設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張抒揚表示,這是協和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是落實全面深化醫改、助力優質資源擴容下沉、服務國家發展的責任擔當,更是不負貴州人民期待的初心使命所在。
針對全面提升醫療服務質量水平,張抒揚從基層對接資源、幫扶合作、科研應用、人才培養四個方面分享了相關措施。第一,推動醫療資源精準對接基層。以12個國家級質控中心為紐帶、依托貴州現有質控體系構筑“輻射網”,努力帶動貴州各級醫療機構服務能力與同質化水平提升。值得一提的是,在協和國家級罕見病質控中心指導下,初步建成貴州罕見病質控網,并在臺江縣啟動了全國首次縣域罕見病流行病學調查。第二,開展全方位“造血式”幫扶。充分發揮協和作為國家醫學中心、高質量發展試點的綜合優勢,對醫教研管多領域幫扶合作。醫院領導多次帶隊調研,百余位專家分批赴黔,3家省級醫院“國考”成績大幅進位。第三,依托協和罕見病研究優勢和貴州國家算力樞紐,初步建成全國規模最大、覆蓋最廣的國家級罕見病大數據中心,目前數據存儲總量3.2PB。第四,協和聯合貴州專家招收博士生;百余人通過“黔醫人才”“攀登計劃”等到協和學習;醫院專門開辦管理專項,每年定期接收各類人員來院進修。
“從‘規劃’到‘實景’,‘協和-貴州’模式的建設成效,讓人民群眾可感可及、得到實惠,為全國醫療資源均衡布局提供了新思路。”張抒揚介紹,未來將聚焦貴州疾病負擔重、外轉就醫集中的病種,建設腫瘤、婦科、免疫、神經等融合診療中心,以及實驗診斷、多粒子診療、麻醉疼痛管理中心等重點支撐平臺;開設疑難重罕全國重點實驗室貴州分中心、共病同治多科診療創新中心,大力開展新技術、新項目、新材料應用和臨床研究;攜手共建國內一流的互聯網醫院、遠程會診中心和數字化雙向轉診平臺,讓看病就醫更加便捷高效。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北京協和醫院攜手貴州探索構建跨區域醫療合作新模式,對此,張抒揚說:“面向未來,我們有信心也有決心,讓貴州人民看病就醫更有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貴州衛生健康事業貢獻協和力量。”(羅思揚|編輯:中國日報社貴州記者站 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