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3月8日電(記者 崔佳) 當前,國際多邊、雙邊交流頻繁,我國涉外案件的數量增多,因此加強涉外檢察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更加凸顯,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日前表示。
隨著我國加快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我國企業和公民越來越多走向世界,我國發展利益加快向海外拓展。我國涉外案件的數量、類型、領域增多,國家、企業和公民的法治需求增長,對加強涉外檢察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最高人民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應勇在接受《中國日報》專訪時表示。
應勇表示,檢察機關要著力服務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建設,更好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依法懲治跨國經濟犯罪特別是洗錢、非法買賣外匯、制假售假、侵犯知識產權等犯罪。
“我們堅持依法平等保護各類中外經營主體、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加強產權司法保護,對侵犯各種所有制經濟產權和合法權益的行為實行同責同罪同罰,確保訴訟地位和訴訟權利平等、法律適用和法律保護平等。”他說。
他表示涉外檢察工作是檢察機關的重要職責,是國家涉外法治工作的重要方面。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涉外法治工作,并作出一系列重大決策部署。
去年11月14日,全國涉外檢察工作會議在上海召開。這是最高人民檢察院首次專門就涉外檢察工作召開會議。
去年12月,最高人民檢察院專門印發《關于加強涉外檢察工作的意見》,明確提出涉外檢察工作總體要求和各項工作具體內容,并強調要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涉外檢察案件。
“涉外檢察工作必須切實擔負起服務高質量發展、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更重責任,更加有力維護國家發展利益、維護我國企業和公民合法權益。”應勇說。
他表示,涉外檢察工作還旨在依法維護我國公民、企業等各類主體在海外的合法權益。
檢察機關將立足檢察職能護航中國企業“走出去”,協同有關部門幫助企業解決涉外法律問題,促進“走出去”企業更好地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通過強化部門協同聯動和執法司法國際合作,我們將合力建強我國海外利益保護法治安全鏈,保護我國公民、企業等各類主體在海外的合法權益和生產生活秩序。”應勇說。
同時,檢察機關還會通過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檢察機關的溝通交流和信息共享,依法辦理涉及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的各類案件,更好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檢察機關還將持續落實好服務保障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等舉措,他表示。
另外,司法交流合作是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重要領域,中國檢察機關將持續深化國際司法交流合作,應勇說。
“我們積極穩妥推進與外國司法機關高層互訪,不斷擴大中國檢察‘朋友圈’。”應勇說。
去年10月28日,應勇檢察長出席在新加坡召開的第十四屆中國—東盟成員國總檢察長會議,并在發言中表示中國檢察機關將進一步加強與國際司法機關互學互鑒、深化合作。
2024年,最高人民檢察院與20多個國家的總檢察長、司法委員會主席等開展了會晤交流。截至目前,最高人民檢察院已與全球100個國家和地區的執法司法機關簽訂了雙邊合作文件。
應勇表示,檢察機關將持續加強國際執法司法合作,加強與外國執法司法機關在打擊跨國犯罪方面的務實合作,特別是加大打擊跨境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力度。
“我們要嚴厲打擊暴力恐怖勢力、民族分裂勢力、宗教極端勢力,共同懲治國際制販毒、跨境賭博、網絡暴恐、電信網絡詐騙、跨境拐賣人口、偷越國(邊)境、跨境非法采砂等犯罪。”他說。
去年4月,最高人民檢察院與外交部、司法部等6部門聯合制定《關于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際刑事司法協助法〉若干問題的規定》,進一步規范國際刑事司法協助程序。檢察機關認真落實,去年共辦理刑事司法協助案件293件。
應勇還表示,最高人民檢察院將積極參與國際規則制定和適用。
“我們積極參與重要國際組織、機構有關議題討論,生態環境保護、金融監管、網絡治理、知識產權保護、國際經貿等領域國際規則制定,以及刑事司法協助、引渡和被判刑人移管條約談判。”他說。
2024年,最高人民檢察院積極參與了聯合國打擊網絡犯罪公約及3個刑事司法協助條約等談判和磋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