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依法及時化解勞動人事爭議,減輕勞動雙方訴累,2024年4月,貴州省貴陽市人社局、市總工會、市司法局聯合創新成立貴陽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中心,為當事人提供貫穿“調援裁”全過程、多方式、一站式、綜合性服務,讓群眾維權“少跑路”。
多元調解 “一站式”服務更快捷
“成立調解中心是多部門積極探索多元化解矛盾糾紛的創新舉措,讓糾紛化解在訴訟前。”貴陽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院長楊柱說,調解中心成立后,堅持以職工群眾需求為導向,通過釋法明理、耐心疏導等方式,為勞動者提供普法、咨詢、調解、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務。調解中心采取“就地申請、聯動處置、多元調解”模式,將勞動爭議“關口前移”,柔性化解勞動糾紛,實現案結事了。
楊柱介紹,以前遇到需要法律援助、困難職工幫扶問題,當事人要分別到司法局和總工會申請辦理。貴陽市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中心成立后,法律援助工作更加便捷,每周由司法局派駐公益律師到調解中心坐班,現場解決困難群眾申請法律援助難點,對符合法律援助條件的勞動者進行相關材料的初審,推送至法律援助中心,跟進并指派律師為勞動者提供法律援助,做到應援盡援。
如今,貴陽貴安11家仲裁院均成立了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中心,配備40名專職工作人員,并聘請了11名取得律師執業資格證、具備較強專業知識和較高職業素養的兼職調解員,共同參與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工作。
據統計,貴陽貴安調解中心成立以來,共調解案件7856件,調解成功5204件,調解達成金額5165.62萬元。
足不出戶 “云調解”方式更省心
“當初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到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因為對方公司不在貴陽,沒想到會調解成功,足不出戶就將爭議解決了。”當事人張某說。2024年底,張某與北京某科技公司發生合同糾紛,故向貴陽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由于被申請人在北京,不方便到達現場進行調解或訴訟,調解員采取“云調解”方式,組織雙方當事人線上調解。同時,司法局及時為張某提供法律援助,最終雙方達成調解協議,該公司于1月10日前一次性支付張某1萬元賠償金。
調解中心創新調解方式,以傳統的線下調解為基礎,電話溝通為輔助,創新開展“互聯網+調解”。調解員會根據案件復雜程度和當事人需求,靈活選擇調解方式。如案件標的較小、爭議明確清晰,則選擇電話溝通;案件標的較大,爭議點相對明確,則選擇“互聯網+調解”,讓當事人足不出戶就能解決爭議;案件標的大,事實爭議不清晰,當事人分歧大,調解員在征求當事人意見后,組織當事人線下溝通、現場調解。
“下一步,我們將更加關注弱勢群體、關愛困難職工,積極推進‘一函兩書’運用,加強與12351工會職工維權熱線、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平臺聯動,建立完善調解中心服務職能,不斷提升勞動爭議多元調處能力。同時,大力推廣運用‘互聯網+調解’創新模式,更加便捷高效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維護社會穩定。”楊柱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