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3月17日電 根據國際知名品牌價值評級機構“品牌金融”(Brand Finance)發布的《2025年全球軟實力指數》,中國軟實力已躍升至全球第二位。過去一年來,中國在8項軟實力維度中的6項以及2/3的具體指標上均實現顯著增長,凸顯出經濟、文化、社會等因素的變化在提高軟實力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該機構的研究強調,商業和貿易屬性是衡量一個國家影響力的關鍵指標,反映了一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創新能力以及融入全球市場的程度。自2020年以來,中國的“營商便利度”始終保持全球首位,反映出中國在提升經濟吸引力以及吸引外國投資方面的持續努力。與此同時,中國在“未來增長潛力”這項指標上也一直排名榜首。
美國“外交政策焦點”網站在近日發表的文章中指出,中國軟實力的崛起并非突發現象,軟實力依賴于吸引力和信服力,中國通過多樣的文化、技術和外交舉措精心培育了自身軟實力。正如今年中國兩會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所強調的,在擴大開放中拓展國際合作空間。
文章提到,中國軟實力的核心是蓬勃發展的中國文化產業,越來越多的中國文化產品蜚聲國際。像引發國際轟動的《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和《黑神話:悟空》,不僅展現了中國在動畫和游戲領域日益增長的實力,也在全球年輕一代中產生了強烈共鳴。在流媒體平臺上,中國影視劇的成功出海同樣凸顯了中國故事引人入勝的吸引力。
克羅地亞漢學家白伊維(Ivica Bakota)在近日的采訪中也表示,《哪吒2》的成功首先顯示了中國電影產業的成功,將中國神話和歷史故事帶給了西方觀眾。其次,這部電影也證明了中國完全有能力制作出好萊塢水平的大片。他還說:“西方觀眾,特別是年輕一代的觀眾,已經被‘敘事優秀、情節感人、有吸引力’的中國大片圈粉。”
因為看到了中國電影人的努力,所以白伊維對中國電影所取得的成功并不感到驚訝,他還認為中國文化的影響力還會繼續提升。“我相信它會繼續增加。”白伊維說,中國文化日益增長的影響力不僅有其強大、穩定的經濟支撐,還有中國幾千年燦爛且豐富的歷史和文明。
巴西《論壇》雜志網站報道稱:“隨著《哪吒2》《封神第二部:戰火西岐》《唐探1900》等中國電影在全球市場上獲得成功,中國在提升軟實力、提升國際形象方面又邁出了重要一步。”報道認為,這些出海的影視作品在海外引發觀影熱度,不僅激發了外國觀眾對中國的濃厚興趣,也改變了他們對中國的刻板印象。
除了電影和游戲領域,中國的數字平臺也正在重塑全球傳播。作為生活方式和電商平臺的小紅書,展現了中國的潮流趨勢和消費文化,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西方用戶。在文化交流和軟實力投射方面起到了強大的助推作用。
正如《紐約客》雜志此前在報道中所寫到的,不久前,大量美國用戶涌入中國網絡社交平臺小紅書。各式各樣的帖子展示了中國人的日常生活,打開了許多美國用戶的“新世界”。“透過這些帖子,美國用戶看到不一樣的中國,這也是中國文化軟實力和國家形象發生變化的時刻。”
軟實力提升的另一強大助力則是中國在科技方面的進步。如今,中國在人工智能(AI)、可再生能源和通信等領域的快速發展使其成為全球創新領域的引領者。諸如深度求索(DeepSeek)這樣的企業在開發先進的AI模型方面取得了重大進展,展示了中國在尖端技術方面日益增長的能力。與此同時,中國對綠色技術的投資和應對氣候變化的承諾也讓尋求可持續解決方案的國家感到歡欣鼓舞。
文章同時指出,中國軟實力的崛起并非沒有遭遇挑戰,來自一些西方政客和媒體的抹黑對中國在國際上的形象構成持續挑戰。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國的軟實力正在增強。
“中國向外國游客敞開大門、中國企業積極推動AI大模型發展、中國的影視不斷出新出彩……這些都并非中國軟實力的僅有例證。”馬來西亞《太陽報》稱,“隨著中國軟實力日益發展并不斷通過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等強化對外開放合作,中國將日益展現自身的號召力與影響力。”
(編譯:高琳琳 編輯:馬芮 韓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