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3月26日電 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于3月25日至28日在海南舉行。本屆年會以“在世界變局中共創亞洲未來”為主題,匯聚了6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近2000名中外嘉賓,圍繞“重建信任促合作”“全球化再平衡與包容性發展”“可持續發展”“人工智能與創新發展”四個議題,共同探尋應對全球性挑戰、推動亞洲乃至世界發展的良策。
多邊合作成為應對全球變局的關鍵路徑
論壇開幕前夕,博鰲亞洲論壇理事長潘基文發表署名文章表示,2025年,挑戰與機遇交織的變革將全面顯現。亞洲不僅是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引擎與貢獻者,更崛起為技術先鋒與創新中心。作為亞洲與新興市場首要對話平臺,博鰲亞洲論壇以推動亞洲經濟一體化與共同發展為使命,始終堅定支持多邊主義、自由貿易與全球化。
羅蘭貝格全球管理合伙人德尼斯·德普克斯(Denis Depoux)表示,在當前充滿挑戰和不確定性的世界里,博鰲亞洲論壇以其開放包容的特性,為全球范圍內的建設性對話提供了一個重要平臺,這將有助于在動蕩的全球環境中加強合作、促進繁榮。
面對當前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對多邊貿易體制造成的嚴重沖擊以及由此帶來的全球經濟增長風險,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崔凡指出,進一步推動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穩步擴大,是解決相關問題的一個值得努力的方向。
擁抱轉型 外企在中國發現新機遇
全球咨詢機構Difference Group創始人、芬蘭經濟學家丹·斯坦伯克(Dan Steinbock)25日在《中國日報》撰文稱,自2001年創辦以來,博鰲亞洲論壇一直在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幫助亞洲各國克服經濟逆風,實現發展目標。隨著貿易多樣化、數字化、人工智能及可持續發展等領域的迅猛增長,亞洲市場展現出了令人振奮的發展態勢。
參加今年博鰲論壇的默克中國總裁何慕麒(Marc Horn)表示:“今年中國兩會釋放出的信號顯示了中國未來幾年將保持高水平穩定和信心。中國政府繼續致力于推動國家向高質量增長轉型,朝著更綠色、更健康、更數字化的方向發展。相信默克公司能夠為此做出貢獻。”
德企贏創工業集團亞太區總裁雷鐵喜(Claus Rettig)表示:“我們對中國的發展充滿信心。亞太地區是贏創擴張最快的市場之一,而中國是其核心市場,擁有最大的市場份額。中國擁有強大的基礎設施和深度整合的供應鏈。我們將中國的經濟實力視為增長的堅實基礎,并將繼續致力于擴大在中國的投資?!?/p>
博鰲論壇構建全球協作新范式
斯里蘭卡“一帶一路”組織(BRISL)創始董事亞西魯·拉納拉賈(Yasiru Ranaraja)撰文表示,大多數“全球南方”國家如今正致力于發展區域合作。這種態勢的變化表明,南方國家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博鰲亞洲論壇作為全球性問題對話的重要陣地,涵蓋貿易、金融、科技、氣候行動和可持續發展等多個領域,為各國加強合作、增進互信、共同尋求解決方案提供了全球性平臺。
拉納拉賈指出,過去十年間,亞洲地區經歷了多領域的深刻變革,為“全球南方”國家的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數字化轉型為“全球南方”國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使其能夠跨越傳統發展階段,實現跨越式發展。同時,推動綠色技術和可持續產業的創新將有助于“全球南方”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挑戰,確保未來的繁榮與可持續發展。
德勤中國主席蔣穎表示:“博鰲亞洲論壇作為一個開放且具有前瞻性的對話平臺,在凝聚共識、深化區域合作、共同推動發展以及解決全球和區域性問題方面發揮了獨特而重要的作用,已成為連接中國與世界的橋梁?!?/p>
正如斯坦伯克所說,在推動構建亞洲共同未來的過程中,博鰲亞洲論壇有望成為一個具有歷史意義的平臺,因為亞洲的發展不僅局限于本地區,還將對全球產生深遠影響。
(編譯:馬芮 編輯:齊磊 韓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