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尚未揭開宇宙奧秘的蒙昧時期,太陽東升西落的壯麗景象曾引發無數文明對神祇的想象。古希臘神話中駕太陽戰車巡天的阿波羅,中國上古傳說里驅日轡馳騁的羲和,東西方先民不約而同將對光明的敬畏注入神話敘事。這種跨越時空的共鳴,成為中國設計師趙卉洲最新創作的靈感源泉。
米蘭時間2025年3月2日,趙卉洲攜中國女裝品牌HUI在當地發布2025年秋冬系列大秀——《羲和》。“大秀設計靈感來源于《山海經》中的東方神話‘羲和馭日’,意為追尋光亮,傳遞希望與生機。”趙卉洲這樣闡釋她的創作理念。
趙卉洲創立的品牌HUI以跨越文化邊界的時尚語言,將這種精神圖騰轉化為摩登設計。在四大國際時裝周征戰十年間,趙卉洲始終保持著對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探索熱情。本季作品的主角,是源自貴州苗族的千年刺繡工藝。
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苗族刺繡堪稱穿在身上的史書。繡娘們以針為筆、線為墨,將自然萬象、神話傳說乃至民族歷史繡入衣飾,一針一線皆是對世界觀、價值觀與審美觀的生動詮釋。
在全新系列中,設計師將太陽、云海、蛟龍等苗族圖騰融入深藍面料,以對比鮮明的活力橙象征破曉曙光。當光線透過繡有圖紋的輕薄絲綢面料,便流轉出云隙瀉金的粼粼波光。
本季另一亮點是與貴州省紡織產業發展集團的聯袂之作——11套高級時裝作品以經緯交織的苗族織錦技藝,演繹出繁復瑰麗的東方美學。
去年7月成立的貴州省紡織產業發展集團,正致力于打造具有競爭力的紡織產業鏈,推動蘊含民族文化基因的服飾、家居、配飾等產品走向世界。集團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閔江濤表示:“非遺的現代化設計轉化,是貴州發揮民族文化多樣性優勢發展特色產業的切實舉措,讓傳統工藝在新時代煥發永恒魅力。”
但經典的重塑絕非易事。“需要真正深入非遺背后的故事——實地探訪、對話匠人,尋找傳統元素與國際表達的平衡點。”趙卉洲坦言,為打造本季作品,設計團隊歷時兩年深入貴州傳統村落,與非遺傳承人共創紋樣庫。
秀場之外,融合苗繡與藝術療愈的創意項目同樣引人注目。在苗繡傳承人龍祿穎、龍婷和華人藝術家兼藝術療愈師袁媛的指導下,米蘭銀發奶奶團體“Le Sciure”——一個三十年來致力于社會福祉的女性團體,將紅線編織在瓷片上,把破裂轉化為希望與韌性的象征。
該項目由HUI基金會發起。在2016年,趙卉洲成立了HUI基金,致力于幫扶傳統手工藝人,以期實現非遺的現代化傳播。
“這是時尚將我們凝聚在一起的時刻。”趙卉洲說。在這個人心浮躁而迷惘的當下,她希望用非遺美學的力量帶給更多人希望,讓非遺不再是遙遠的技藝,而是觸手可及的情感連接。
“所有努力都是為了激活古老技藝的生命力。作為中國設計師,我始終在思考創意的源頭。它深植于我們的文化基因中,而這種文化更關乎傳承。非遺美學并非僅僅是歷史的遺跡,而是通向未來的語言。”趙卉洲說。
(記者 鄭宛瑩 編譯 中國日報社貴州記者站)
原文見4月7日中國日報國際版16版 英文鏈接:https://www.chinadaily.com.cn/a/202504/07/WS67f3d6ffa3104d9fd381df6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