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4月13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了主要金融數據。首季,社會融資規模增量超15萬億元,新增貸款9.78萬億元,3月末廣義貨幣M2余額同比增長7%。總體來看,一季度,金融總量保持合理增長,主要指標增速出現回升,數據展現著金融對實體經濟保持穩固支持,也折射出實體經濟需求持續回暖。
主要金融指標增速回升 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穩固
3月末,社會融資規模存量約423萬億元,同比增長8.4%,增速加快。廣義貨幣M2余額約326萬億元,同比增長7%,增速基本穩定。一季度,人民幣貸款增加9.78萬億元,金融繼續保持對實體經濟穩固的支持力度。
多因素共同推動3月貸款增速回升
專家分析,在金融體系加大貨幣信貸投放力度的同時,企業、居民的資金需求出現了更多積極變化,共同推動3月貸款增速回升。
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介紹,同時,重大項目建設也在加速落地,百億級以上的大項目增多。這些積極因素反映到信貸市場,體現為有效融資需求的回暖。
政策“組合拳”發力 個人住房貸款較快增長
2025年以來,房地產政策“組合拳”持續落地顯效。房地產市場交易和社會信心出現積極變化,部分城市回暖態勢比較明顯。
3月,不少城市新房和二手房成交活躍度都明顯提升。30個重點城市二手房成交面積整體同比增長20%以上,成交回暖帶動個人住房貸款投放增多。
積極助力提振消費 消費貸款增勢向好
與此同時,金融系統積極助力提振消費,消費貸款增勢向好。截至2月末,工商銀行累計投放個人消費貸款超1.7萬億元,農業銀行個人消費貸款余額較年初增長169億元。各大銀行還通過豐富金融產品、提供便捷服務等,更好滿足了居民消費信貸需求。
大行補充資本預計撬動4萬億信貸增量
3月底,財政部發布公告稱,2025年將發行首批特別國債5000億元,積極支持多家國有大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
董希淼表示,為國有大行補資本,能夠增厚銀行安全墊,更好滿足國際監管要求。同時,進一步增強其服務實體經濟能力,預計未來可撬動4萬億元信貸增量。
金融支持“兩重”“兩新”政策發力
專家表示,在金融助力下,“兩重”“兩新”政策對需求拉動效果持續顯現,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有序實施,人工智能等新領域實現突破。從“活水”到活力,信貸結構不斷優化,為中國經濟發展添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