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2日,中國航天科工第十研究院(以下簡稱:十院)智能制造基礎件產業集群園區迎來一群特殊的“小客人”——京學貴陽附屬實驗學校兩百余名學生,與十院一線技能技術人員共同參與了十院建設60周年暨2025年“中國航天日”開放日活動。
活動現場
“同學們,你們知道火箭是怎么飛上天的嗎?”在多功能廳,十院十部青年工程師石龐從一個問答開始,為小朋友們帶來了一場趣味橫生的航天科普課堂。從火箭發射原理到導彈基礎概念,從中國古代飛天之旅到現如今的載人航天工程,深入淺出的講解引發學生們的濃厚興趣。現場有獎問答環節更是高潮迭起,同學們爭相舉手競答,展現出對航天知識的熱愛。
無人平臺車展示
“外骨骼機器人可以幫我抬腿!”“看!那個無人車可以自己爬樓梯!”在十院航天控制的外骨骼機器人和十院航天天馬的無人平臺車展示環節,現場氛圍熱烈。孩子們爭先舉手,想親自上前體驗外骨骼機器人和操作無人平臺車。問答環節學生們更是暢所欲言:“如果家里有人生病了,希望外骨骼可以幫助復健”“希望以后無人車可以幫助我運快遞”。近距離接觸前沿科技的機會,讓抽象的航天概念化作觸手可及的“未來”。面對“無人車能不能跳上樓梯”的童真發問,工作人員笑著鼓勵:“目前還沒有這個功能,但未來或許就由你來創造!”
現場講解
現場科普結束后,學生們分為低、高年級兩組,在完成安全教育后,依次踏入十院航天電器麻花針智能制造車間。
“眼前這臺設備正在加工的麻花針,是航天連接器的核心零件,精度要求達到0.02毫米。”講解員的話讓孩子們紛紛湊近觀察,透過全自動生產線觀察精密元件的誕生過程,感受“中國智造”的科技脈動。
此次參觀中,五年級學生劉芷悠意外發現講解員竟是自己的父親。看著父親專業講解麻花針0.02毫米精度的制造工藝,她輕輕擁抱了這位“航天爸爸”:“原來爸爸每天在造飛向星辰的‘鑰匙’!”這一刻,航天精神通過親情紐帶完成了最動人的傳承。
集體合影
此次活動通過“科普+實踐”的立體化形式,讓青少年在沉浸式體驗中領悟航天精神、激發科學熱情。十院將持以航天科普等活動為紐帶,播撒更多探索星辰大海的種子,為中國航天事業培育新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