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5月12日電 近日,美國特朗普政府提出將對所有進入美國、在外國制作的電影征收100%關稅,并聲稱此舉是為了“拯救正在消亡的美國電影業”。然而這一做法不僅引發娛樂業的普遍擔憂,行業專家們更警告稱,這或重創美國電影業。
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前美國商務部官員威廉·萊因施(William Reinsch)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直言不諱地表示,所謂的“電影關稅”弊大于利,甚至將會“扼殺”美國的電影產業。
《好萊塢報道》歐洲分社社長斯科特·羅克斯伯勒(Scott Roxborough)認為,對非美國制作電影征收“電影關稅”最有可能的結果并不是讓影視制作重返美國,而是導致影片產量的整體銳減。
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臺(NPR)影評人埃里克·德加斯(Eric Deggans)指出,這項政策同樣可能引發其他國家的反制,使美國的電影公司在全球市場上處于更加不利的地位。
他在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采訪時也提到“電影關稅”弊大于利,表示其他國家或通過給美國電影加征關稅來回應,會導致“這些影片更難在海外盈利”。
此外,一份來自美國電影協會的報告同樣凸顯了其中的利害關系。該報告指出:美國是影視內容的凈出口國,影視業2023年創造了2300億美元的總銷售額,支撐了超過230萬個就業崗位。專家們擔心,特朗普政府提出的這類保護主義措施將危及行業所取得的成就。
美國羅伯特莫里斯大學(Robert Morris University)副教授安東尼·莫雷蒂(Anthony Moretti)批評稱,“電影關稅”將使美國在文化和經濟上陷入孤立。“對外國電影加征關稅或者設置其他壁壘并不會給美國電影業帶來任何好處。”他強調說,“這樣的選擇可能會讓美國淪為文化孤島(若考慮其他關稅舉措的話,美國在經濟上也將陷入孤立)。”
美國著名紀錄片導演比爾·艾因霍夫近日也在采訪中提到,電影本質上是一種跨文化的溝通工具。文化交流是維系國家關系的橋梁,電影則是其中的延伸。
作為長期參與中美交流類紀錄片拍攝的導演,艾因霍夫說:“我們分享的信息越多,交流的觀點越多,不僅我們兩個國家會變得更好,整個世界都會變得更好。我支持任何能促進美國人了解中國的事情,我也支持任何能促進中國人了解美國的事情,我反對任何阻礙交流的事情。”
另據法新社報道,“電影關稅”使整個行業陷入不確定之中,美國各電影制片廠的股價暴跌,網飛、迪士尼、華納兄弟探索公司和派拉蒙影片公司的股票在5日早盤交易中下跌了2%到3%。
影視業權威媒體TheWrap也在報道中指出,花旗銀行(Citi)警告在最壞的情況下,美國流媒體“巨頭”網飛每股收益可能下降20%,但年度成本卻將增加30億美元。
(編譯:高琳琳 編輯:馬芮 齊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