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5月19日電(記者 趙磊)5月18日,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在京發布《2025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
白皮書顯示,2024年我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到575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39%。其中,包括與衛星導航技術研發和應用直接相關的芯片、器件、算法、軟件、導航數據、終端設備、基礎設施等在內的產業核心產值同比增長5.46%,達到1699億元人民幣,在總體產值中占比為29.51%。由衛星導航應用和服務所衍生帶動形成的關聯產值同比增長8.21%,達到4059億元人民幣,在總體產值中占比達到70.49%。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領域相關的企事業單位總數量已接近2萬家,從業人員總數近百萬;在境內上市的業內相關企業(含新三板)總數為94家,上市公司涉及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的相關產值約占全國總體產值的9.52%左右。在知識產權方面,截至2024年底,中國衛星導航專利申請累計總量(包括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已突破12.9萬件,同比增長4.8%,繼續保持全球領先。
白皮書指出,2024年,我國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主要發展目標順利實現,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產業升級加速推進,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各行業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使得對衛星導航設備及時空數據的需求持續釋放,為北斗時空信息應用與服務市場發展持續注入新活力。同時,國家和地方政府連續出臺多項政策,推動北斗在行業領域和大眾消費領域的深化應用,使市場活躍度不斷增強。北斗國際化步伐正在加快,北斗系統服務及相關產品已輸出到140余個國家和地區,應用模式不斷豐富,多項國際標準的發布進一步提升了北斗系統的國際話語權。隨著北斗規模應用的市場化、產業化和國際化進程不斷推進,產業發展呈現穩步回升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