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的涵德智心創客研討會上,來自湖南的喻總兩度哽咽,含淚望向身邊的涵德心理教練李正:“如果沒有你,我將會是怎樣的自己……”這句跨越八年的表達,讓全場的涵德心理教練紅了眼眶。
八年前,涵德心理教練李正推開“村姑”餐廳斑駁的玻璃門,幾張原木桌子在昏黃燈光下泛著油光,此起彼伏的爭吵聲從后廚傳來。角落里,一位女子正對著賬本拍桌怒吼,潑辣的湖南口音震得服務員低頭噤聲——他知道,自己找到了最像“老板娘”的老板娘喻總,也開啟了一段改寫企業與個人命運的故事。
彼時的“村姑”餐飲深陷泥潭:后廚員工因口角操起菜刀對峙,被戲稱為“帶刀侍衛”;喻總火爆的脾氣讓員工頻頻落淚,連最親近的員工都曾崩潰哭訴“想死”;更令人唏噓的是,她與丈夫三次離婚又復婚的波折,暴露出情緒失控對生活的撕裂。而這家小店的月營業額,始終在10多萬元停滯不前。
李正帶著建立涵德企業心學園的愿景扎根其中,即便面對喻總“只改員工,別管我”的冷臉,仍堅持每天與員工談心,手把手教他們用情緒管理工具化解矛盾。他組織的團隊活動從最初的無人問津,到漸漸有人怯生生參與;后廚的爭吵聲,也在日復一日的疏導中變成了互相打趣的笑聲。在李正持續八年的陪伴下,企業業績穩步攀升,連鎖店版圖也在不斷擴張。
2023年,第二代涵德心理教練胡樣接過接力棒。她深知,唯有企業家自身發生轉變,企業才能實現真正的蛻變。通過一次次深夜長談、模擬場景演練,她終于說服喻總直面內心情緒。當這位曾經強勢的老板娘第一次在情緒管理學習中反思自我,改變的齒輪開始加速轉動——她不僅主動要求為員工開設情緒管理課程,更將工作時間劃出專門板塊用于學習成長。
喻總學習情緒管理后性格的變化讓丈夫也感嘆“從未如此幸福”,婆婆逢人便夸“兒媳在做善事”,而村姑的員工們將情緒管理的智慧帶回家,讓他們的家庭也重獲安寧。
如今的“村姑”餐廳,飄出的不再是火藥味,而是員工們分享情緒管理心得的歡笑聲。一家小小的餐廳月營業額突破20萬元,村姑也從原來的1家店變成了11家連鎖店,甚至引得30多家冒牌店爭相模仿。
當有人問道:“假店比真店還多,村姑不打假嗎?”,喻總回答道:“讓他們去抄吧,我不在為錢爭斗,我要把村姑做的更好,讓他們也學的更好”,大家掌聲陣陣。
涵德智心包劍英老師說:村姑從幾張桌子的小店到地方餐飲業正向模仿的樣版,從劍拔弩張的競爭模式到溫暖共生的和諧生態,兩代涵德心理教練用八年的時間堅守和陪伴,令到一個企業家的內在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這樣的改變,不僅使一家小小的村姑,變成了口碑相傳爭相模仿的連鎖小店,更是讓這家企業不再只是賺錢的工具。當商業注入人文關懷,收獲的不僅是業績增長,員工個人的成長、家庭的安寧,更是無數個幸福家庭構筑起和諧美好的社會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