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時節,貴州省遵義市務川自治縣黃都鎮大竹村漫山遍野的金刺梨花競相綻放,宛如金色的海洋鋪滿山間,勾勒出一幅生機勃勃的鄉村田園畫卷。
走進文來紅的種植基地,200畝金刺梨樹整齊排列,枝頭上綴滿黃白相間的花朵,花瓣層層舒展,在陽光下熠熠生輝,蜜蜂穿梭其間,忙著采蜜授粉。“今年金刺梨花開得特別好,這預示著又是一個豐收年。”文來紅看著盛開的花朵,臉上洋溢著喜悅。
為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收益,文來紅探索出金刺梨與中藥材前胡套種的新模式。金刺梨樹行距較寬,樹下的空間恰好適合前胡生長,二者在生長周期和空間上形成互補。“金刺梨3年掛果,在等待掛果期間,前胡的收益,有效填補了前期投入的空白。”文來紅說,前胡喜陰,金刺梨樹能為其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兩種作物套種,不僅提高了土地產出,還降低了單一作物種植的風險。
金刺梨富含維生素C等多種營養成分,具有較高的食用和藥用價值,果實成熟后,可用于加工成果汁、果脯、保健品等,市場前景廣闊。而前胡作為常用中藥材,市場需求穩定。據文來紅介紹,計劃進一步擴大種植規模,發展金刺梨和前胡的深加工產業,延長產業鏈,同時帶動周邊村民參與種植,通過提供技術指導、保價回收等方式,幫助大家共同增收致富。
近年來,黃都鎮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種植產業。黃都鎮大竹村的金刺梨與前胡套種模式,正是當地探索產業多元化發展的生動實踐,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也為村民鋪就了一條特色產業致富路。
(涂曉紅|編輯:中國日報社貴州記者站 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