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以“匯聚網絡正能量 引領時代新風尚”為主題的2025年中國網絡文明大會在安徽合肥開幕。中央民族大學舞蹈學院教授古麗米娜·麥麥提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分論壇圓桌對話中分享了用舞蹈促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新發展與傳承的故事。
古麗米娜說,舞蹈作為一種跨越語言和文化的藝術形式,承載著豐厚的文化基因和民族的集體歷史文化記憶,在傳遞中華文化魅力、促進不同文化交流互鑒中發揮著獨特作用。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特別是人工智能的廣泛應用,為舞蹈藝術的創作帶來了更多表達空間和新的思考。
古麗米娜以舞蹈作品《龜茲》為例,通過這個歷時4年半的作品的創作歷程,講述了她和團隊如何通過多種藝術形式、多學科跨界融合的方式,以舞蹈為橋梁,將傳統元素與現代藝術形式相結合,喚醒這段沉睡千年的文化記憶,實現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既保留了傳統文化的精髓,又賦予了其新的時代內涵。
在她看來,《龜茲》正是有了跨學科、多種藝術形式的加持,特別是有了文學力量注入后,讓這個作品更加有厚度。就像作家劉亮程在舞蹈視頻《龜茲》的結尾撰寫的文字說的那樣:“那壁畫中的舞者、僧侶、供養人和我們,是眼對眼認出的姐妹兄弟,手舞足蹈間我們成為同一個人。”
古麗米娜說,《龜茲》舞蹈視頻獲得成功后,她和團隊還在做更多的創新嘗試,比如嘗試“龜茲”舞蹈的劇場形式、制作XR電影《龜茲樂舞》、開發虛擬數字人等,通過新技術手段不單復原了歷史場景,也讓觀眾可以很身臨其境地體驗到龜茲樂舞文化的歷史魅力。
在新時代的背景下,讓我們以舞蹈為筆,以文化為墨,書寫中華文脈的千年長卷。通過創新與融合,道中華之美,美中華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