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上午,甘肅省政府新聞辦舉行2025(乙巳)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新聞發布會,會上發言人介紹2025(乙巳)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將于6月21日(夏至日)在甘肅天水伏羲廣場隆重舉行。本屆大典以“賡續文脈凝聚力量、傳承智慧永勵后人”為主題,聚焦文化傳承與兩岸交流,致力打造海內外華人尋根祭祖的精神盛典。
據了解,伏羲是中華人文始祖,位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開創了中華文明先河。伏羲文化蘊含的團結精神、進取精神、創業精神、創新精神,其包含的團結統一、民族認同、民族融合的思想和理念是聯系全球中華兒女的重要文化基因。甘肅天水作為伏羲誕生地與伏羲文化發祥地,祭祀傳統可追溯至公元前756年。明嘉靖二年(1523年)起,天水伏羲廟成為國家最高規格祭祀中心。2006年,“太昊伏羲祭典”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4年開創兩岸共祭先河。2024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獲批為甘肅省唯一保留的部省聯辦節慶活動,成為全球華人尋根祭祖的重要平臺。
會上發言人重點介紹了2025(乙巳)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的亮點方面。
一是禮制傳承再升華。2025(乙巳)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將于6月21日上午9時50分啟動,由國家領導人宣布開始,包含擊鼓鳴鐘、恭讀祭文、樂舞告祭等6項儀程。祭祀樂舞經深度打磨,藝術感染力與儀式莊嚴感全面提升。
二是兩岸共祭深化融合。臺灣會場設于新北市先嗇宮,由臺灣知名人士主祭,兩岸同步直播盛況。今年將邀請臺灣高層人士、退役將軍、基層民意代表及青少年赴天水參祭,并組織臺灣學者參與伏羲文化論壇,推動兩岸同胞凝心聚力、同心同行。
三是文化經貿雙輪驅動。大典期間將舉辦伏羲文化論壇、隴臺書畫聯展、文旅招商推介會等十余項活動。同時增設“中國—東盟文化遺產主題對話”,邀請東盟國家使節共商文明互鑒,助力甘肅文旅產業與國際接軌。
四是全球傳播擴容影響力。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文國際頻道面向全球直播典禮,升級“億萬中華兒女網上祭祖平臺”。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主流媒體全矩陣報道,立體傳播中華文明源頭故事。
“賡續文脈凝聚力量、傳承智慧永勵后人”。2025(乙巳)年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大典不僅是一場隆重的文化盛典,更是一次面向未來的精神洗禮。它將在新的歷史起點為凝聚民族復興偉力、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書寫新的篇章。
(中國日報甘肅記者站 馬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