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笑慧
這個周末,被網友親切稱為“蘇超”的江蘇城市足球聯賽戰火重燃。從南京與南通的“南哥之爭”,到徐州與宿遷的“楚漢爭霸”,再到淮安與揚州的“淮揚菜正統之辯”……賽場上的激烈角逐,早已超越了競技體育的單一維度。這片綠茵場,悄然化作一面鏡子,折射出地方政府的創新實踐——借力體育賽事、激活文旅市場、提振消費信心、彰顯文化自信。
“蘇超”的破圈傳播,首先在于其精準切中了互聯網傳播的脈搏,展現了地方治理者對網絡時代“注意力經濟”的深刻洞察與熟練運用。地方政務新媒體主動設置議題,“南京發布”一篇《友誼第一,比賽第十四》的推文,以自嘲式幽默率先引爆輿論場,巧妙將體育競技的“火藥味”轉化為地域文化“相愛相殺”的親和力。常州隊積分暫時落后引發的“吊州”、“巾州”等全民玩梗狂歡,其帶來的話題熱度和流量價值,不亞于冠軍光環。
這種看似“自黑”的敘事背后,是文旅部門對傳播規律的清醒認知。在信息洪流中,構建有意義的“存在感”與“情感連接”,其傳播力與生命力,往往遠超單純的勝負排名。它體現了一種放下身段、擁抱網感、與民同樂的服務型政府姿態。
“蘇超現象”的厚積薄發,其根基深植于江蘇作為文化經濟強省的沃土之中。江蘇十三座城市全部位列全國GDP百強市,不僅經濟實力強,發展均衡,更擁有豐厚的“文化家底”,歷史文脈綿長,文化資源豐富。蘇州園林的精致婉約與徐州漢文化的雄渾厚重,鎮江香醋的歲月沉淀與南通江海風味的鮮活生猛,每一座城市都擁有令人難忘、極具辨識度的文化名片。尤為可貴的是,這片土地上生長出的城市群像,既擁有“各美其美”的文化自信和底氣,又保持著平等互動、敢于表達的良性競爭合作關系。這種獨特的文化生態,為這場以足球為名的文旅實踐提供了堅實的社會心理基礎和豐富的內容支撐。
然而,在端午節期間引爆全網之后,“蘇超”的文旅敘事也顯露出創意趨同、內涵不足的隱憂。持續的熱度呼喚更深沉的生命力。要保持這把“火”長燃, “十三太保”們要突破當前相對“和平”的表層互動,在文化內涵的挖掘與創意表達的躍升上實現突破。內容創作的智慧與銳度需更上層樓,超越淺表的插科打諢與諧音梗依賴,轉向城市特質的深度碰撞與文化基因的生動解碼。
能否讓南京云錦的璀璨華彩,與蘇州緙絲的精密細膩,展開一場關于“經緯匠心”的無聲對話?讓鹽城濕地丹頂鶴的清越鳴唱,與常州恐龍園的遠古巨獸轟鳴,交織成一曲跨越時空的“生命交響”?沉默矗立的古跡、代代相傳的非遺技藝、縈繞舌尖的鄉愁記憶——這些才是承載城市靈魂的文化富礦,蘊藏著穿越時空,直抵人心的力量。
通過不斷輸出基于文化內涵、富有創意的“超預期”體驗與敘事,才能有效突破省內流量的“內循環”,真正吸引全國乃至世界的目光,將“現象級”熱度轉化為可持續的文旅吸引力和消費驅動力。
從“蘇超現象”中可以看到,真正的文旅創新,不在于追逐浮光掠影的“網紅”標簽,而在于喚醒深植于本土的文化自信與生命力,并予以創新表達。每座城市充分展現自己的獨特個性,并有機融入區域協同發展的“集體敘事”之中,能夠迸發出驚人的傳播能量與社會經濟效益。期待這個周末,在“蘇超”賽場內外,能為我們帶來更多關于文化、城市與生活的精彩詮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