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烈名片
趙一曼(1905—1936),原名李坤泰,四川宜賓人。中國共產黨黨員,抗日民族英雄,1935年任東北抗日聯軍第3軍1師2團政委,1936年8月英勇就義,年僅31歲。
“寧兒啊!……我最親愛的孩子啊!母親不用千言萬語來教育你,就用實行來教育你。在你長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記你的母親是為國而犧牲的!”
這是1936年8月2日,趙一曼在開往刑場的火車上,寫給7歲兒子的絕筆家書。
6月17日,在位于宜賓市翠屏山麓的趙一曼紀念館第四展廳里,通過聲光電的還原,當溫柔而堅定的女聲朗誦出這封家書時,參觀者無不為之動容。
1926年2月,趙一曼考入宜賓女子中學,同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宜賓婦聯和學聯黨團書記。1927年初,趙一曼考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成為第一批女學員。同年9月,赴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28年11月,懷有身孕的她奉命回國,在宜昌、南昌、上海等地秘密開展黨的工作,其間早產生下兒子,取名“寧兒”。
為了更好地開展革命工作,趙一曼將寧兒送到親戚家撫養。臨別前,趙一曼抱著一歲零三個月的寧兒,在照相館拍下了母子二人的唯一 一張合影。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趙一曼主動請纓,奔赴東北抗日救亡前線。1935年9月,趙一曼任東北抗日聯軍第3軍1師2團政委。在一次作戰中,趙一曼不幸受傷被俘,從被捕到走上刑場,長達9個月的時間里,趙一曼受盡酷刑始終堅貞不屈。
1936年8月,趙一曼在英勇就義前,給兒子留下了這封寥寥數語、字字泣血的家書,也是母親趙一曼留給孩子的最后念想……
今天的宜賓,有許多以“一曼”二字命名的地標,一曼路、一曼公園、一曼中學、一曼村……家鄉人民以此直接而深情的方式,緬懷趙一曼的傳奇人生,紀念那段銘刻于心的歷史。趙一曼紀念館館長廖永紅介紹,自1987年開始,宜賓市每年都要舉辦活動紀念趙一曼烈士,弘揚烈士光榮傳統,賡續先輩紅色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