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奔流城市計劃”千年雄關·星河共語——嘉峪關“長城守望者”探訪之旅活動走進嘉峪關關城。當文明探訪的腳步駐足于此,這座明代萬里長城西端的起點,正以其跨越古今的獨特魅力,向世人訴說著歷史傳承與時代發展的交響。
嘉峪關關城,作為明代“九邊重鎮”之首,雄踞絲綢之路要沖,曾見證了古代商貿的繁榮與多元文明的交融。它不僅是古代國家軍事防御體系的堅固屏障,更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樞紐,承載著中華民族對外友好交往的悠久歷史記憶。如今,這座歷經滄桑的古老關隘,正煥發時代光彩,向世界生動展示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嘉峪關不僅以巍峨雄關銘刻著邊塞文明的歷史印記,更以卓有成效的生態治理實踐,為千年長城注入了嶄新的時代活力。面對曾經的生態挑戰,甘肅省嘉峪關市通過不懈努力,在生態修復與環境保護領域取得顯著成效。如今,城市綠化覆蓋率持續提升,公園綠地面積穩步增加,為市民創造了更多優質的生態休閑空間。
當夜幕降臨,嘉峪關關城在星河映襯下愈顯莊嚴。參與探訪的“長城守望者”們,正從新的維度解讀這座歷史地標。東湖生態旅游區,昔日的不毛之地已成功蛻變為生機盎然的生態綠地,吸引著黑鸛、白鷺等珍稀鳥類前來棲息;南湖文化生態園,則將長城文化元素與生態休閑功能巧妙融合,讓市民游客在自然懷抱中感悟歷史的厚重。
此次探訪之旅,不僅是對長城這一文化遺產的深度探尋,更是對城市可持續發展模式的實地調研與思考。嘉峪關市的生態保護與長城文化傳承實踐,已超越了單純的保護性修復與開發,日益成為連接歷史與未來、協調人與自然關系的重要實踐范例。這座銘刻著戍邊記憶與文明基因的雄關,正以“鋼鐵之城托起生態綠洲”的嶄新面貌,向世界生動詮釋著中國式現代化的深刻內涵與地方實踐。
當晨曦為關城披上霞光,我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守護長城,就是守護中華民族的精神標識與文明根脈;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就是筑牢永續發展的堅實根基。在嘉峪關的發展圖景中,歷史文脈與現代文明正奏響和諧共生的時代樂章,人與自然共同繪就美美與共的動人畫卷。
(中國日報 馬靜娜 攝影 田海珠 王夏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