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成都世運會頒獎物資亮相
成都世運會頒獎儀式系列物資設計8日在蓉正式亮相。這組承載“簡約、安全、精彩”辦賽理念的匠心之作以“運動無限,氣象萬千”為主題設計,化巴蜀文化為魂、以國際表達為形,使三千年古蜀文明與新時代體育精神交織共生。
頒獎紀念品蜀寶錦仔川劇瑰寶擺件以川劇變臉藝術為靈感,創新設計了雙面一體背對背的“蜀寶”與“錦仔”玩偶。翎子、水袖、靠旗等傳統符號經時尚化演繹,隨360°翻轉的動作煥發動靜相宜的戲劇魅力。玩偶采用滴膠材質搭配亞克力磁吸外框,包裝紋飾取自川劇華服與世運標識。
頒獎托盤整體為圓潤流暢的扇形,握柄處有太陽神鳥振翅紋與芙蓉盛放圖浮雕,再現了古蜀金沙文明與“蓉城”千年花事。托盤采用藍綠漸變釉色,觀之如青城疊翠;內襯防滑絨布印世運幾何紋,沿襲大運會模具的梯形握柄兼顧防滑功能與人體工學設計。
頒獎臺以世運標志幾何圖形解構重組,藍綠至淺綠的色塊漸變如龍泉山梯田層疊,呼應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這一生態基因。模塊化拼接設計可靈活切換個人與團體領獎場景,兩側銜接扣確保穩固。其中,模塊化理念源自中國傳統榫卯智慧,漸變色系取意青城云霧、蜀南竹海,傳遞“綠滿天府、生機不息”的循環再生生態觀。
獎牌包裝盒充分挖掘非遺元素,以非遺竹編技藝手工編織,縱橫竹篾織就“方圓周正”之型守護獎牌璀璨,跳色竹綠點綴如錦江春色。
頒獎志愿者服飾為白衣綴湖綠色。女性服飾為中式旗袍水滴口立領與馬面裙樣式,男性服飾為中山裝立領與長褲樣式,整體外觀大氣時尚。旗手服飾樣式與男性禮儀服飾相同,顏色變為更加莊重肅穆的藏青色,織就開賽儀式上的東方神韻。
與此同時,7月8日,成都世運會城市志愿服務也拉開序幕。532個城市志愿服務小站正式“上線”,“小青椒”城市志愿者們已經做好準備,為來賓提供高質量的城市志愿服務,讓更多市民游客感受到成都的熱情。
成都世運會秉承“辦賽、營城、興業、惠民”理念,整合利用成都大運會留下的社會資源,堅持“利舊利便”的原則,設置532個城市志愿服務小站——圍繞8大賽區、世運村A/B區及錦江、青羊、成華等核心區域設立重點小站,23個區(市)縣建設254個小站,18家共建單位建設276個小站,聯合德陽、眉山建設三星堆小站、三蘇祠小站,面向國內外嘉賓、運動員、市民游客提供城市宣傳、賽事推廣、便民服務等城市志愿服務。
在2023年舉辦的成都大運會期間,“伙伴計劃”已彰顯重要作用。成都世運會推出“伙伴計劃2.0”,廣泛吸納部門、企業、群眾等多元主體參與,致力于打造兼具國際視野、中國特色與成都特質的志愿服務品牌。該計劃不僅拓展了成都世運會城市志愿服務的覆蓋范圍,更升級了服務效能,將為成都世運會提供堅實保障,助力展示城市文明與“小青椒”志愿服務風采。
在當天的活動中,城市志愿者代表登上舞臺,向廣大“小青椒”們發出倡議,號召全體城市志愿者以最飽滿的熱情投入服務,讓遍布城市角落的志愿服務小站化作傳遞城市溫度的窗口,用細致周到的服務,向來自五湖四海的賓客展現成都的友善與活力。(記者周洪雙、李曉東)
(責編:王連香、李楠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