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8月4日訊 8月3日,隨著最后一段238.6噸重的標準節梁緩緩提升,湖南省在建跨度最大的懸索橋——張官高速洞庭溪沅水特大橋提前兩個月合龍。
張官高速公路北起張家界市永定區,南止懷化市沅陵縣官莊鎮,線路全長82.269千米,雙向四車道,設計速度100千米/小時。建成通車后,將成為聯動蒙、晉、豫、鄂、湘、桂的省際大通道,促進沿線地區經濟發展。
洞庭溪沅水特大橋由湖南路橋集團承建,是張官高速關鍵控制性工程,橫跨沅水下游五強溪水庫,全長1707米,主橋為800m跨的雙塔單跨懸索橋,南北兩岸引橋分別為16×30mT 梁+14×30mT梁。橋塔造型采用“眾星捧月、花好月圓”主題的塔冠方案,中間以“元”字logo,形成“圓中有月,月中有元”的造型。
為建設“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健康服役超百年”的“雙百”橋梁,張官高速洞庭溪沅水特大橋TJSG標段項目部以科技創新為抓手,塑造建設新動能新優勢,會同多家科研機構,研發了“2345”技術創新成果,即兩項湖南省地方性標準、三項全球領先橋梁建造新材料、四項關鍵技術、五項原創新技術。
其中,高標號大體積混凝土雙摻配合比、溫控防裂縫技術,有效防止了大橋15萬方大體積混凝土有害裂紋的產生;采用UHPC作為橋面板的濕接縫材料,實現了質量與效益雙贏;大橋研發采用的六孔扁錨整體智能張拉技術,由傳統的單根張拉變為整體張拉,張拉效率提升300%;環保型石墨烯改性硅鈦納米重防腐涂料將大橋鋼梁、索塔及錨碇等整體防護,被譽為大橋的“金鐘罩”,而“主纜氣凝膠氈抗火與光固化復合材料纏包帶防腐組合體系”,能大幅提升主纜的密閉效果和抗火性能;大橋建設時還應用了“北斗GNSS+測量機器人高邊坡安全監測技術”,對大橋高邊坡關鍵點實施24小時連續安全觀測監測,實現“實時、精度+成本”有效結合。
(中國日報湖南記者站 何純 朱友芳|袁東偉 石偉林 鄧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