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競技正在成為一種職業和文化橋梁,將在不同背景下亞洲的年輕玩家聚集在一起。
7月24日至27日,貴州省的歷史名鎮青巖古鎮充滿了游戲鼠標快速點擊的聲音和人們的歡呼,使這座有著600年歷史的古鎮成為了一場現代數字盛事的舞臺:首屆中國、東盟國家、日本和韓國的Z世代多彩電競大賽與貴州高校電競聯賽系列賽同時舉行。
作為2025年中國—東盟教育合作周的亮點,本次比賽匯集了來自中國、韓國和東盟國家的23支隊伍參加決賽。
云南大學應用統計學博士生昝皓表示:“中國玩家通常注重個人技能,而韓國玩家則以出色的團隊合作、明確的角色分工和精確的團隊戰斗時機著稱。”
盡管面臨激烈的競爭和截然不同的比賽風格,昝皓所處的團隊奮力拼搏,最終還是贏得了冠軍。
昝皓的經歷反映了中國電子競技的發展歷程。他從小就開始玩電子游戲,高中時開始關注職業比賽,那個時候,選手們常常乘坐廉價的火車穿越全國,甚至自掏腰包參賽。
直到今天,盡管舊有的刻板印象仍然存在,電子競技運動員還是獲得了越來越多的認可。在決賽后,昝皓和他的隊友們拿著獎杯上了一輛出租車,司機說:“電子游戲毀了孩子們,我覺得政府應該禁止游戲。”
“但是這種情況改善了,”昝皓說。“現在很多大學開設了電子競技專業,除了成為職業選手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在解說、裁判和其他行業角色中建立職業生涯。”
而昝皓的觀點也有數據支持。貴州省電子競技行業協會主席趙巧奇指出,中國目前有超過5億已注冊的電子游戲玩家,電子競技產業價值2000億元人民幣(約合280億美元),年增長率在5%至10%之間。
趙喬奇表示,電競比賽觀眾基數龐大,而電競已經成為中國的第三大直播和重播的運動,僅次于足球和籃球。隨著行業的擴展和日益增長的認可度,趙喬奇說他遇到過許多希望成為電競明星的年輕人,但他強調,電子競技遠不止是玩電子游戲,“成為一名職業選手并不容易,需要經過嚴格的訓練和激烈的競爭?!壁w喬奇說道。
韓國湖南大學25歲的學生徐準昰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韓國是世界領先的電子競技國家之一,他在韓國成長的過程中,認為早期接觸游戲行業是韓國在該領域成功的主要因素。
徐準昰說:“在韓國,從小學到大學,近70%的學生在放學后都會去到網吧(游戲咖啡館)。雖然電子競技進行得熱火朝天,但要達到頂尖水平還是如同大海撈針。”
他表示,韓國的電子競技領域也受益于成熟且結構完善的培訓體系。例如,在他的大學,電子競技項目包括四個專業方向,涵蓋了電子競技設備研究、解說、裁判和活動策劃等領域。
貴州開放大學的教師姚楠同樣在中國開展著類似的項目。他提到從去年開始,該大學與貴州省電子競技協會合作,開發了一個國家級平臺,將電子競技行業與學術研究、教育和實踐經驗相結合。
“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已經正式將電子競技運營師和電競運動員納入國家職業資格目錄,”姚楠表示,“在政府的支持下,我們還計劃與相關部門合作,為年輕人提供更專業的培訓。”
屏幕之外
對于貴州職業技術學院的二年級學生伍雯妍來說,她曾經認為電子競技只是一種娛樂或專業比賽,但參與此次活動讓她對這個行業有了更廣泛的認識。
“這個活動不僅僅是一場比賽,”她說道,“它是一個集教育、創造就業機會和促進文化旅游于一體的平臺?!蔽轹╁麑顒优e辦地點的設置印象深刻——古鎮中舉行激烈的電子競技比賽的同時,選手們可以在休息時參觀歷史遺址。
“這對年輕人來說可以通過共同興趣建立聯系,還能接觸不同文化。”她介紹道。
上海復旦大學22歲的學生李涵之作為團隊的組織者參與了這次比賽,對于正不斷擴大的電子競技行業,如何為年輕人開辟新職業道路等方面,他有了更多見解。
盡管李涵之主修歷史和公共管理,但他也將學術研究重點放在了電子競技上。目前,他擔任復旦大學電子競技俱樂部的會長,并在過去兩年里組織了近40場賽事。
“從高中以來,我就對這個行業充滿了興趣?!?李涵之說道,“我希望未來能繼續組織和策劃電子競技賽事?!?/p>
對于許多參與者來說,此次活動也是一個通過電競比賽跨越國界的機會。選手徐準昰指出,雖然電競比賽通常聚集國際選手,但這是他第一次參加一場跨越國際的,專注于大學生電子競技的賽事。
他說:“有機會來到中國,與來自不同國家的選手競爭是一次非常寶貴的經歷。我希望未來,追求不同電子競技領域職業的學生們能有更多這樣的平臺進行互動和成長?!保衔慕軀編輯:中國日報社貴州記者站 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