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之畔的青春交響|“中流擊水”系列報道
——長沙優化青年人才發展環境,推動城市與青年雙向奔赴
湘江潮涌處,青春正破繭。青年人才是國家創新創業人才的源頭活水,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力量。
近年來,長沙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群體就業創業工作的重要論述,立足本地實際,發揮比較優勢,通過政策扶持、生態構建和優勢賦能,為青年人才在長沙創新創業引路護航。
托舉“雙肩包”的創業夢想
大學生創業作為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有效途徑之一,是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改革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去年9月,湖南省委書記沈曉明在2024互聯網岳麓峰會上發出邀請,廣邀全國乃至全球大學生來湖南創新創業。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沈曉明再次“喊話”,向大學生發出“背著雙肩包就能來湖南創業”的熱情邀約。
一直以來,長沙高度重視青年人才,全力優化大學生創新創業“土壤”。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吳桂英表示,要為青年人才來長到長做好一站式服務,讓更多的青年人才與長沙結緣、雙向奔赴。
針對大學生資金少、融資難、缺場地等問題,長沙精準施策,為大學生創新創業“鋪路搭橋”——
5月28日,長沙市青年人才創新創業政策推介活動在復旦大學舉行,現場發布青年人才創業“雙肩包”行動計劃等三個“人才政策十條”,細化多項配套實施辦法,支持青年人才安心來長沙創業。
創業項目要孵化,長沙“組團賦能”:高標準打造20個示范性青年人才創業孵化基地,提供“工位三年免租、水電物業全免”的基礎場地支持,并配套人力資源、財稅法務、創業輔導、投融資對接、企業注冊等全流程服務,傾力提供“從0到1”的細致服務。
“最好的孵化基地在眼前,最好的創業伙伴在身邊。長沙在各方面都讓大學生創業無憂。”清華大學電子信息專業碩士研究生周梓博表示,他到長沙參加“金種子”大賽后,感受到了這里良好的人才生態,“我和團隊成員都希望能夠在長沙這片科技創新的熱土上,打造出更多飽含市場競爭力的高端產品。”
對青年群體而言,如何把握創業時機、找準創業方向是很現實的問題。長沙探索建立“高校+園區+企業”三方聯動大學生創業導師庫,遴選200位企業家、技術專家擔任創業導師,通過“一對一”陪伴式成長服務,讓青年人才在創業路上不做“孤勇者”。
厚植青年科技人才成長沃土
創新,是一座城市的核心驅動力。伴隨著長沙構建起“人才+資本+產業”三位一體的創新生態,各領域各行業的青年人才得以“放開手腳”,科技創新的聲浪激越澎湃,亦讓產業迭代的步履有力鏗鏘。
“鼓勵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全力建設全球研發中心城市的長沙,有著清晰的“育苗邏輯”:面向35歲以下、奮戰在企業科研生產一線的“潛力股”,每年擇優扶持120個“小荷”青年人才創新創業項目,最高給予20萬元支持,年均覆蓋大學生1.2萬人次。
“現在正是我們青年干一份事業的黃金期。多項政策優惠,讓我沒有后顧之憂。”湖南中南鴻思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中南大學機電工程學院2022級博士研究生唐佳是湖北人。在省市各級部門的多方幫助下,他的公司已成功將自主研發的國產光電子器件自動耦合封裝設備推向市場,打破國外高價設備的壟斷。
走進湖南華翔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研發中心,技術部經理浣溢帆正調試著最新3D打印的仿生型多孔骨小梁結構骨修復支架。
在“小荷”青年人才創新項目助力下,浣溢帆聚焦骨科植入器械領域,已申請相關專利授權4件,實現年銷售額2000余萬元。他的故事,是長沙以良好的人才成長生態賦能青年創新創業的縮影。
近年來,長沙還深入實施“兩大重點人才工程”,每年發布“揭榜掛帥”重大科技項目揭榜選題,支持人才及團隊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每項最高給予800萬元經費支持。
有創意、有想法,在長沙就有路徑、有結果。近日,220余項湖南省重點研發計劃立項,由在長單位承擔的項目有170余個,最年輕項目負責人僅26歲。
“創業這一路是‘打怪升級’,困難一個接一個,但好在長沙一直從各個角度提供政策和幫助,給了我們這些初創者很多支持,讓我在這片創業戰場上不斷成熟并出圈。”湖南中圖通無人機技術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1998年出生的田鵬舉話語里流露著真情。
做優近悅遠來的人才生態
得青年者得天下,得青年者得未來。要想真正留住年輕人,需要構建適配年輕人成長規律的生態體系和創業優勢。
從創業成本看,長沙正在推進年輕人友好城市建設,有“低生活成本、高生活品質”的優勢,尤其是長沙房價低、教育醫療水平高,連續17年蟬聯“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含金量還在不斷提高。
在機場、高鐵站等城市門戶,長沙設立了大學生創業服務接待站,年輕人一到長沙,就能在接待站領取“星城初體驗攻略”和“創業就業指引圖”。在全市交通便利、配套齊全的區域,優化提質了20家青年人才驛站,提供最長14天免費住宿。今年1—6月,通過青年人才驛站來長沙創業就業大學生達7776人,超過去年同期106%。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的甘肅姑娘姚嘉璐與長沙的緣分,就從青年人才驛站開始。她在收到芒果TV的實習邀請后,順利入住了馬欄山青年人才驛站。“盡管只有短短幾天,但是已經能對長沙的留才溫度有了深刻感受。”轉正后,她又在位于馬欄山視頻文創產業園內的長沙視谷中心人才公寓簽訂長租合同,并申請到了租房和生活補貼。
驛站里,入住的青年人才可領取包含8項免費禮遇的“星荷禮包”,從免費茶飲、地鐵通行,到景區門票、就業指導等方面,幫助初來乍到的年輕人快速形成直觀的城市印象。
讓年輕人“住有所居”,長沙提供梯度化安居保障,對博士、碩士畢業生首次在長購房的分別給予購房補貼。近三年,來長就業并購買社保的青年人才增長超80萬人。2024年,長沙市入選人才友好型城市,人才生態指數位居全國前十。
長沙給人才機會,人才給長沙驚喜!當每一項承諾落地,當年輕群體的夢想在長沙生根發芽,這座城市與青年人才的雙向奔赴,正續寫著最動人的成長故事。
(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劉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