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10日,2025年中藥材鄉村振興示范推廣行動暨首屆"早安隆回"銀花百合交易展銷會在湖南隆回隆重召開。
本次大會以"銀花綻放?百合飄香"為主題,由國家中藥材標準化與質量評估創新聯盟主辦,隆回縣農業產業化協會等多家單位承辦。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原副司長吳海東,國家鄉村振興局開發指導司原副司長劉曉山,中國工業報社副社長周志懿,聯盟秘書長鄭文科,南京農業大學中藥材研究所所長、教授郭巧生,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陸兔林,中共隆回縣委書記劉厚見等專家、領導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代表、權威媒體參加活動,共話銀花與龍牙百合產業高質量發展,共繪鄉村振興賦能新藍圖。
"早安隆回"銀花百合交易展銷會是國家中藥材標準化與質量評估創新聯盟"2025年中藥材鄉村振興示范推廣行動"的首次落地實踐,未來聯盟將持續通過搭建交流合作平臺、整合產業鏈資源,為道地藥材鄉村示范縣(區)的產業升級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為鄉村振興注入不竭活力。
中共隆回縣委書記劉厚見在大會致辭中表示,隆回作為銀花、龍牙百合核心產區,兩品種均為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入選"湘九味",獲國家"2025年鄉村振興道地藥材發展示范縣"等稱號。他承諾將繼續做優服務、做強支撐、做活生態,期盼專家獻策、企業家投資,共促產業升級,書寫"產業興、百姓富、鄉村美"新篇章。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中藥材創新聯盟理事長張伯禮在視頻致辭中提出四點建議:一是以科技賦能,推廣規范化種植、加工技術,打造溯源體系,助推產業現代化;二是以文化為魂,發掘道地藥材文化內涵;三是暢通渠道,依托聯盟專委會建立長效機制,實現"種好、賣好、收益好";四是以協同為要,聯合各方共建共享平臺,推動道地藥材走向全國、全球。
國家鄉村振興局開發指導司原副司長劉曉山指出,中醫藥產業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撐,道地藥材則是連接"生態美"與"百姓富"的關鍵紐帶。他肯定了隆回銀花、龍牙百合產業的發展成果,希望隆回以本次展銷會為新起點,堅守"道地"根基、邁開"創新"步伐,在精深加工、品牌塑造、市場拓展上持續發力,讓"隆回藥材"成為品質標桿和鄉村振興的硬支撐。
產業發展,合作共建,隆回縣招商引資工作會議簽約項目在大會展開,項目涵蓋中藥材種植、加工、科研、流通等全產業鏈領域。企業與機構分三輪達成簽約,總金額達9.08 億元,涉及銀花深加工、良種培育、市場拓展等內容。
國家中藥材創新聯盟秘書長鄭文科指出,聯盟持續深化產業幫扶:通過舉辦多屆中藥材產業扶貧及鄉村振興推進會,推動"三無一全"基地建設,為優質藥材生產樹立標桿;號召盟員單位采購衛健委定點幫扶縣中藥材,打通產銷鏈路。后續將不斷推動道地藥材產業發展,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持續動能。
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國家中藥材標準化與質量評估創新聯盟規范化生產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郭巧生強調資源可持續利用與質量穩定是核心。對于企業發展,他提出中藥農業企業可依托GAP實現"優質優價";通過產學研協作、數字化平臺建設推進GAP落地。
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陸兔林強調需規范采購流程、加工條件及追溯體系,通過龍頭企業試點推進規范化生產。趁鮮切制可減少重復加工、保留有效成分,對隆回銀花、百合等產業在提質增效、標準化加工上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湖南農業大學教授、湖南省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謝紅旗立足隆回兩大地標產品,就產業基礎與發展優勢、科技賦能路徑與成果兩方面,作隆回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報告。
安徽省中藥材產業協會會長、藥通網董事長徐宏偉指出,中醫藥產業因政策扶持、社會需求持續向好,但當前中藥材行情呈全鏈低迷態勢,價格指數近年波動下行,部分品種因野生馴化、疫情退潮等價格大幅回落,也有品種觸底企穩。市場趨勢呈現此消彼長:傳統集散市場式微,交易向產地轉移;品質分化加劇,優質優價漸成共識;商家從"搬運工"向全鏈條經營轉型。
中國中藥協會中藥材種植養殖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兼秘書長曹海祿提出,中藥材產業正經歷系統性重構,處于"質量-效率-創新-生態"四維驅動的深度轉型期,國內中藥材產業將加速從"傳統粗放"向"高質量集約"發展。
圓桌對話環節,在湖南農業大學教授汪啟明主持下,中國工業報社副社長、執行總編輯周志懿、湖南農擔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李揚、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陸兔林、湖南中藥材技術體系首席專家謝紅旗、隆回農業產業化協會會長魏志雄、隆回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胡中常就隆回銀花與百合產業的提質增效路徑、品牌塑造與價值提升、市場拓展與渠道創新等方面展開了深入研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