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湯湯,奔涌不息,宛如天津的脈絡,流淌著這座城市的千年故事與輝煌夢想。天津,這座美麗而古老的城市,承載著歷史的厚重,在歲月長河中熠熠生輝,以獨特的魅力詮釋著“何以中國”。
回溯歷史,天津是一部波瀾壯闊的史書。它因河海而生,因漕運而興,自古便是南北交融、萬商云集的通衢之地。隋唐時期,這里便是漕運樞紐,元朝時成為“海津鎮”軍事漕運重鎮,明永樂二年正式筑城,“天子津渡”的名號,賦予了它獨特的歷史地位。大運河穿境而過,鋪就一條南北交融的“文化走廊”,成就了“流動的史詩”,海河則造就了天津 “一脈入海”的人文智慧,寫就了半部華北文明史。
近代以來,天津更是成為了中國歷史舞臺上的重要角色。義和團運動在此舉起反對外來侵略的大旗,勇士們以無畏的氣概,抗爭著列強的侵略,展現出中華民族不屈的性格。一代偉人周恩來在天津留下了革命的足跡,在這里播撒革命火種,為民族復興探尋道路。解放戰爭時期,平津戰役打響,64個艱苦奮斗的日日夜夜,讓華北大地再現曙光,迎來新生,也為新中國的誕生奠定了堅實基礎。這些感人的故事,照亮了天津的歷史天空,也讓這座城市見證著中國人民為民族獨立和解放而不懈奮斗的偉大歷程。
歲月流轉,舊貌換新顏。進入新時代,天津在傳承中創新,在發展中前行,書寫著屬于新時代的輝煌篇章。如今的天津,是一幅古今交融的絢麗畫卷。海河兩岸,216棟建筑、13座橋梁換上“夜光新裝”,智能控制系統讓“一橋一景”的光影在夜里翩翩起舞,歷史的韻味與現代的活力在此完美交融。五大道的洋樓前,游客如織,煎餅馃子的香氣四溢,歐式雕花廊柱與中式煙火氣相互映襯;古文化街里,泥人張彩塑栩栩如生,楊柳青年畫色彩明艷,傳承人的指尖流轉著匠心,演繹著非遺的魅力。
建功新時代,科技贏未來。在當代,天津更是以科技創新為引擎,驅動城市高質量發展。飛騰信息新一代處理器性能提升40%,撐起關鍵領域的“安全傘”;國家超級計算天津中心里,“天河”系列超算如智慧巨人,為科研團隊提供強大算力支持,助力一項項技術突破。腦機交互與人機共融海河實驗室,研發出的腦機接口技術可輔助中風患者重新站立行走,天津大學還開設了全國首個腦機接口本科專業,為中國培養醫學領域的“未來科學家”。
開放包容“和合共生”是天津不變的底色。作為“一帶一路”海陸交匯樞紐,天津港燈火通明,巨輪穿梭,將“中國制造”輸向全球。240小時免簽政策,讓天津成為外國朋友“打卡”中國的熱門中轉站,京津冀跨城旅游訂單同比增長超80%。全球20多個魯班工坊把榫卯技藝等中華智慧傳到世界各地,即將舉辦的上合峰會,更將讓這座城市與世界貼得更近,以“和合共生”的胸懷,廣交天下朋友,匯聚八方來客。
文化惠民,亦是天津發展的溫暖注腳。平津戰役紀念館里,沉浸式紅色展覽讓參觀者“穿越”回革命歲月;天津自然博物館的科普展覽觸達百萬市民,讓大家觸摸自然奧秘。雙層觀光巴士變身“移動相聲劇場”,文化場館免費開放,社區活動豐富多彩,從紅色教育到日常休閑,文化如春風化雨,浸潤著百姓生活,讓市民的幸福感滿滿當當。
海河聲中唱“和合”,津門故事詮釋“何以中國”。海河聲中,唱和著天津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這座城市,以其深厚的歷史底蘊、輝煌的當今成就,生動詮釋著“何以中國”。它是中國歷史的見證者、參與者,更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奮進者。在新的時代征程中,天津將繼續沿著海河的脈絡,秉持“和合共生”理念,向著廣闊世界踏浪前行,書寫更加絢麗的篇章,為“何以中國”交出更加精彩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