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凈山良好的生態如何轉化為發展動能?貴州銅仁交出了一份政府引導,群眾參與的生動答卷?!爱數厝罕姙殍髢羯降淖匀贿z產感到自豪,自愿承擔起了保護的責任?!便~仁市生態環境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萬釬有表示。
在貴州省銅仁市江口縣,梵凈山腳下,當地正在通過一系列創新模式,展示經濟增長與環境保護如何實現并行不悖。作為“生態賬戶”的發源地,江口縣將這一機制打造成為當地居民的“綠色存折”,有效鼓勵居民踐行可持續生活方式?!懊慨斁用襁x擇綠色出行或采取環保生產方式,都會在生態賬戶中獲得積分?!比f釬有解釋道,“這些積分可以在地方銀行和金融機構用于兌換貸款或享受更低利率?!?/p>
為確保政策公正落地,銅仁建立了綜合評價體系,從生態資產、經營活動、生活方式到環保慈善等多維度對企業和個人的表現進行評估。“生態賬戶”最先在江口縣試點推廣,現已在全市范圍吸引超過17萬人參與。“這一舉措真正把環境保護與經濟激勵結合了起來?!比f釬有說。
除了金融工具,當地村民還靠著林下種植,在保護森林的同時增加了收入。江口縣太平鎮的村民們在林下種植中藥材淫羊藿。太平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楊雪松介紹:“我們鎮約92%的面積被森林覆蓋,且坡度多在25度以下,天然條件非常適合種植淫羊藿。”
楊雪松說,林下種植對生態影響很小,不會破壞現有植被,而且種淫羊藿還能替代掉那些容易著火的雜草,降低了森林火災的風險。收獲的淫羊藿直接賣給大型制藥廠。“以前村民最怕的就是賣不上好價錢,”楊雪松說,“但現在大企業進了我們的產銷鏈,整個鎮都干勁十足,充滿了希望?!?/p>
該項目還為許多閑置的農村勞動力提供了就業機會。“相比工廠工作,種植勞作強度更低。目前已有兩千多人參與,約占全鄉人口的近10%。”楊雪松補充道。隨著野生淫羊藿越來越少,其市場價值一直在漲。如今太平鎮已建成全國最大的林下淫羊藿種植基地,面積超4000畝。(記者 李尚儀 楊軍 編譯 劉伯千)
原文見8月14日中國日報旗艦版7版整版、國際版一版圖片導讀轉12版整版。
中國日報版面截圖
(李尚儀 楊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