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回望那段崢嶸歲月,無數中華兒女以血肉之軀鑄就了氣壯山河的抗戰史詩,譜寫了感天動地的英雄篇章。如今,廣大黨員干部要深刻感悟偉大抗戰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將偉大抗戰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新征程上凝心聚力、攻堅克難、爭創佳績。
將“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內化于心。抗戰史上的每一段歷程,都銘刻著愛國情懷的印記;每一場戰斗,都閃耀著忠誠的光輝。面對日本侵略者的鐵蹄,無數中國兒女用血肉之軀筑起一道難以逾越的紅色防線。趙一曼受盡酷刑仍高呼“甘將熱血沃中華”,用錚錚鐵骨詮釋信仰忠貞;楊靖宇在冰天雪地中彈盡糧絕,孤身一人與大量日寇戰斗五晝夜,以生命踐行“一寸山河一寸血”的誓言;狼牙山五壯士彈盡糧絕后縱身躍崖,用驚天一躍書寫“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如今硝煙雖已散去,但愛國主義信念早已融入中華民族的骨肉之中,激勵全體中華兒女不斷前進。廣大黨員干部要從偉大抗戰精神中汲取愛國主義力量,厚植家國情懷,把“愛國、報國”印刻在心中,自覺把個人小我融入國家大我之中,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為崇高理想信念而矢志奮斗。
讓“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必勝信念引領行動。十四年浴血抗戰,是一部用信念與堅韌寫就的壯麗史詩。無論條件何等惡劣、犧牲何等巨大,中國人民心中那“正義必勝、光明在前”的信念之火從未熄滅。淞滬會戰中,數十萬將士前仆后繼,粉碎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計劃;平型關戰役,八路軍與日軍展開殊死搏斗,取得首戰勝利;臺兒莊戰役,重創日軍精銳部隊,創造了正面戰場最大規模的勝利;百團大戰,八路軍發起大規模交通破襲戰,有力挫敗了日軍的“囚籠政策”……每一次戰斗,每一寸山河的堅守,都浸透著中華民族百折不撓的錚錚鐵骨和堅韌不拔的必勝信念。當前,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前方充滿了挑戰和困難。廣大黨員干部唯有將先輩“百折不撓、堅韌不拔”的必勝信念,內化為今日改革攻堅的強大精神引擎,以“闖創干”的勁頭逢山開路、遇水架橋,以“釘釘子”的精神鍥而不舍、善作善成,才能將全面深化改革的宏偉藍圖,一步一個腳印地轉化為惠及億萬人民的美好現實,在新征程上續寫無愧于時代的輝煌篇章。
使“團結一心、同舟共濟”的協作精神成為自覺。“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比鐵還硬,比鋼還強……”這首誕生于烽火歲月的戰歌,至今仍激蕩人心。它銘刻著面對日本侵略者時,中國軍民不分階級、不分黨派、不分地域、不分男女老幼,團結一心、共赴國難,以鋼鐵般的意志凝聚起的磅礴偉力,支撐著全民族奮起抵抗、不懼犧牲,最終將侵略者徹底淹沒在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鑄就了偉大的勝利。無數實踐證明,團結是克敵制勝的法寶,更是成就偉業的基石。在新時代新征程上,廣大黨員干部作為事業發展的中堅力量,必須率先垂范,將團結協作內化為政治自覺和行動自覺,帶頭講團結、講協作,把團結看作一種胸襟、一種能力,始終牢記“眾人拾柴火焰高”“人心齊泰山移”的道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自覺在大局中思考工作、謀劃工作。
偉大斗爭孕育偉大精神,偉大抗戰精神是中國人民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在80周年的重要歷史節點上,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就是要在新時代繼承和弘揚偉大抗戰精神,汲取磅礴奮進力量,以青春之我跑好歷史接力棒。(會昌縣 魏晉升)